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快速切换版块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查看: 1949|回复: 3

200MW机组中储式制粉系统锅炉燃烧调整原则和措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7 09: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燃烧调整原则  _% a/ S) q9 |# K0 I, j& o
5.2.1  为了提高燃烧的经济性、稳定性,应尽量减少热偏差及污染物排放,防止锅炉受热面结渣、堵灰、积结油垢、高温和低温腐蚀、金属材料超温过热等现象发生,必须进行燃烧调整,并通过热力试验、总结经验,不断加以完善。
; u0 a# R. M. h! o5 p  n5.2.2  正常燃烧时,燃煤炉应具有金黄色火焰,煤粉着火适中,火焰稳定、均匀地充满炉膛,火焰中心位置适当,不得有直接冲刷水冷壁的现象,炉膛出口两侧烟气温差不大于40℃,烟囱出口烟色呈灰白色。
+ u# ]3 f5 a) i( @! P5.2.3  燃料量调节原则是当机组负荷变动不大时,一般可通过调节给粉机的转速改变燃料量;当负荷变动较大时,可以通过增减给粉机运行台数改变燃料量。为了保证燃烧调整稳定,应尽可能做到给粉机转速调节平稳,加减负荷时,力求操作平缓,并保持给粉均匀、风粉配比合适。" E" l6 t9 X. L6 I: |( |7 q
5.2.4  风量调节方式一是根据烟气氧量大小,通过调节送风机转速来改变供给炉内的总风量和一次风压;二是根据炉内燃烧工况的需要,通过调节各一、二次风门开度来改变各燃烧器之间的风量分配。3 p7 ^  G; ]  J+ T( H+ i0 J# ~
5.2.5  正常运行中,送风调节应根据机组负荷控制一次风压稳定在1.6kPa~2.6kPa之间,并遵循低负荷时低风压、高负荷时高风压的原则。引风调节应维持炉膛负压在50~100Pa之间,且保持炉膛上部不向外冒烟尘。
) i. }# ?$ t: k  H5.2.6  在各风机设备允许出力范围内,原则上满负荷时省煤器进口处氧量控制在3.0±0.5%,随着负荷的降低,炉内烟气氧量可相应增加,负荷140MW时省煤器出口处氧量宜控制在4.5±0.5%。并根据煤质、锅炉负荷、汽压、汽温、排烟温度、受热面壁温及飞灰、炉渣可燃物含量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尽量控制烟气含氧量在最佳值,并保持一、二、三次风的合理配比,$ g, Y2 @6 ]- X3 s& x% E
5.2.7  在高负荷运行情况下,应尽可能将全部煤粉燃烧器投入运行,并合理分配各燃烧器的给粉量,尽量减少同层给粉机的转速偏差。当负荷及煤质变化时,应及时调整风粉配比,力求保持各燃烧器在最佳气粉比工况下运行。
/ _; h1 I2 r. S5.2.8  当燃用劣质煤或低负荷燃烧不稳定时,应及时投油或用其它稳燃设施助燃,并及时调整一、二次风配比,加强检查煤粉着火情况,尽可能集中使用煤粉燃烧器,同时下层煤粉喷嘴尽量不要停用,更忌一次风喷嘴断层运行。当油煤混烧时,可适当增加上层及油枪层二次风量,以利完全燃烧。
# q$ G) r& U7 _, P  l, X) `5.2.9  给粉机应对角投入或切除,备用给粉机应定期切换运行,防止粉仓煤粉结块自燃,停用的喷燃器应少量通风冷却。3 n' @3 K* q- q; M" G8 H7 {  x5 H, b
5.2.10  粉仓粉位应保持在3米以上,以防粉位过低,煤粉下粉不匀或自流而影响燃烧稳定性。做好粉仓定期降粉工作,以防止粉仓温度升高而引起煤粉自燃。粉仓粉位高度与储粉量对照表参见附录A。
5 ]: w1 _+ Q7 H+ L1 c# d5.2.11  为保证燃烧调整稳定,值班人员应掌握当值所用炉前煤的种类、特性,并保持合适的煤粉细度。制粉系统运行稳定,启、停操作力求平稳。
& p2 P/ }' W: u4 A5 h1 \# e3 f5.2.12  运行中,发现引、送风机档板开度比平时明显增大或两侧烟温差明显增大时,应及时查明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1 D$ ^8 t, o0 y
5.2.13  定期检查各燃烧器及受热面的运行情况,若发现结渣堵灰应及时调整燃烧,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运行中必须严格控制人为造成的漏风,定期检查本体及烟风道各孔门漏风情况,并及时入缺通知维修人员予以消除。' f8 J. `) g; Z2 f5 I# A1 I% t
5.3  燃烧调整措施% J# E" Z. J2 I  u
5.3.1  燃用高挥发份混煤时! Y5 M6 o2 v- k+ ~( z9 y/ C
5.3.1.1  燃用高挥发份煤种时,一次风箱冷风掺入量视喷口着火距离及一次风混合风温进行调整,要求喷嘴出口不严重带火。! D, K1 w% ]8 V+ r: V( J
5.3.1.2  通过调整一次风压和一次风喷嘴的周界风,控制煤粉着火距离,参照表52执行。2 h" r6 m6 h6 E6 e, }  p
5.3.1.3  发现喷嘴严重带火,粉管烧红等现象,应立即停用。若与机组负荷、蒸汽参数等有冲突时,应优先确保燃烧设备安全。严格控制汽温、汽压、水位和炉膛负压。
) a0 x+ `% g" e* @( D  K8 T" B5.3.2  燃用低挥发份混煤时: V8 J: N' {' K2 \9 Y$ u( C
5.3.2.1  燃用低挥发份煤种时,一次风箱冷风掺入量视喷口着火距离及一次风混合风温进行调整,要求喷嘴出口不严重脱火。8 y- ]  {) m/ U0 H" H+ T8 |& }
5.3.2.2  通过调整一次风压和一次风喷嘴的周界风,控制煤粉着火距离,采用相对集中燃烧,参照表52执行。
7 q* J1 |8 I, y5.3.2.3  当燃烧不稳时,应及时投油助燃。当发生锅炉熄火时,严格按规程处理,并注意炉膛应有足够的通风时间,防止灭火放炮事故发生。严格控制汽温、汽压、水位和炉膛负压。
0 B' ~2 T$ E* G& H+ t4 R5 ~5.3.2.4  参照5.3.4的措施进行燃烧调整。  v: x$ @2 q. ^# q$ ^; U7 M
5.3.3  燃用强结焦性煤种时
3 m9 w- g# N7 S* O  e- g! L- z5.3.3.1  燃用强结焦性煤种时,应调平一、二次风速和给粉机转速,防止炉膛火焰中心的偏斜。并控制壁温、汽温和炉膛出口氧量。4 W  g3 i# K- i/ j3 o
5.3.3.2  当减温水量明显增加或受热面有轻微落渣时,应加强受热面的吹灰工作。当出现炉底排渣量较多时,应增加炉底排渣次数。& T) |+ n; V8 p
5.3.3.3  通过负荷增减、锅炉燃烧工况的变化,减少受热面的结渣。因此值长在安排减机组出力时,应使每台机组都有减到150MW以下负荷的时间。当日不能满足时,次日延续。" H( O- S) y7 N1 t( x
5.3.4  低负荷或燃用劣煤时
2 B  l) h# j0 D5 C1 Z* Q& b5 F0 U低负荷或燃用劣质煤时,锅炉容易发生熄火,宜采用部分上部给粉机停用,尽量集中供粉。0 U: a3 L) N* f- [
5.3.4.1  机组电负荷在160MW及以下时,下层给粉机转速控制在450转以上,下层周界风开度关闭,其余三层一次风喷口周界风开度控制在10%以内,并检查一次风喷口的着火情况。若发现一次风喷口带火,可适当开大相应一次风喷口的周界风。5 Y7 m, S# g4 s# ?. e
5.3.4.2  机组电负荷在160~140MW时,停用上层2台给粉机,并关闭相应一次风门。1 R6 _+ m7 R  a. m- a
5.3.4.3  机组电负荷在140MW时,停用上层2台给粉机,如有必要可停用上层或中上层另2台对角给粉机,并关闭相应一次风门。: O6 j7 l( r5 h- |. S
5.3.4.4  机组电负荷在140~120MW时,若其它条件允许,则优先考虑停用上层4台给粉机;若其它条件不允许,则停用上层2台给粉机、中上层另2台对角给粉机。并关闭相应一次风门。; m; E6 m- i: `/ y' ^, K
5.3.4.5  在减负荷需停用给粉机时,应先调整转速至低限,然后停用该给粉机并调整相应风门。在加负荷需投用给粉机时,应先调整相应风门,然后投用该给粉机并调整转速。
* q1 Y7 s& ~+ q3 l5.3.4.6  机组电负荷在140MW及以下时,原则上主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不低于520℃。
; x' K2 X/ N7 R8 z. u0 g5.3.4.7  一次风温控制,高负荷取下限、低负荷取上限,参照表51执行。
9 R/ \/ d: T  \% Q4 U7 p3 ^5.3.4.8  二次风总门和二次风小风门在低负荷时可适当关小。6 [& l+ y! ]. ~
5.3.4.9  总送风量控制参照表52执行。; l. j- C# T' W% N+ F/ S
5.3.4.10  参照5.3.2的措施进行燃烧调整。
4 ]! @! ]$ U5 _; J5.3.5  正常运行中风温、风速的控制参考值(见表51)。8 Y! v+ p, B' _" j: S
表51  正常运行中风温、风速的控制参考值
# J0 V3 J" G1 D5 ?( I范  围(%)        一次风温(℃)        混合温度(℃)        一、二、三次风风  速        备  注
5 Y4 |. d5 B: n2 x' R. Y37<Vdaf<40        220~200        <160~150        参照一、二、三次风设计要求和小束腰型配风方式进行调整。        负荷在160MW及以下时,根据需要,一次风温可在原范围内提高10℃。给粉量按正三角分配。
" ], P; J8 N! z5 A, P33<Vdaf<37        230~220        <170~160               
) Y8 P. G4 d9 k# p( o5 J& f30<Vdaf<33        240~230        <180~170                2 }2 K2 V. g/ \
20<Vdaf<30        250~240        <190~180                5 w, Z8 y% g. K  ]
5.3.6  正常运行中氧量、风量的控制参考值(见表52)。; x. ]1 S, J8 z- p
表52  正常运行中氧量、风量的控制参考值
9 U& l: C9 p+ L3 ~& T+ ?电负荷(MW)        实际氧量(%)        标准(实际)风量(Nm3/h)        蒸发量(t/h)        一次风压(kPa)/ N$ v; V& Y; r, J: |* X7 F. r7 V
220        3.0±0.5        70×104        660        2.6±0.3  R* h' q' l8 ]! B7 ]* @
210        3.0±0.5        67×104        630        2.5±0.3
9 L/ A. L/ C; F* p5 x/ T200        3.0±0.5        64×104        600        2.4±0.3
" B/ g6 ?& M/ V3 D190        3.5±0.5        61×104        570        2.3±0.3
- C: [" u6 h# F$ B" x180        3.5±0.5        58×104        540        2.2±0.3' ]5 o7 V/ e7 f. ^
170        4.0±0.5        56×104        510        2.1±0.3" q7 ]* Q1 X6 @9 J2 f: |! }
160        4.0±0.5        54×104        480        2.0±0.3
9 H+ b+ T  ^: K2 x3 b150        4.5±0.5        52×104        450        1.9±0.3
0 C) ?$ f' h5 t) }% i: h5 C$ z1 C- B140        4.5±0.5        50×104        420        1.8±0.24 Q) |$ W4 V; ~8 f2 O& H, y  ~
130        5.0±0.5        48×104        390        1.7±0.1
7 c$ V  i( d- X, A. B120        5.0±0.5        46×104        360        1.6
+ \6 g7 Y' G2 ~3 u6 K( F) n4 e$ ~+ r3 T110        5.5±0.5        44×104        330        1.68 }! R* p; r& k; v& _/ E
100        5.5±0.5        42×104        300        1.6
4 S% B: G8 @3 `" t! A/ d6 L! v" P5.3.7  在燃烧调整中,特殊情况下,可突破上、下限的控制参考值。周界风开度高负荷时10%~20%,低负荷时0%~10%,特殊情况,开度可大于20%。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楼主热帖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1 20: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

你们是热电吗?不知道热电与火电之间操作上各参数控制上差异与经验。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11 11: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很精彩,学习了。谢谢!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25 15: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内容可以,解说的还够详细,谢谢了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招聘斑竹

小黑屋|手机版|APP下载(beta)|Archiver|电力研学网 ( 赣ICP备12000811号-1|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21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6 07: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