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快速切换版块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查看: 11393|回复: 28

[讨论] 泄露距离和爬电距离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9-25 20:46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累计签到:7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08-1-1 10: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哪位老大 能很通俗易懂的  把 泄露距离和爬电距离给解释一下,书上说的都是描述性的语言,理解起来有些障碍,可能本人缺少相关的知识背景,理解的不是很清楚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楼主热帖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 11: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应该是“泄漏距离”吧
    1 [" a2 q0 E$ O爬电、爬距(泄漏距离)、爬电比距
    % Y+ l" K6 G1 U: c5 v* u为了防止浮尘等污秽在绝缘子表面附着,形成通路被绝缘子两端电压击穿,即爬电.* A( I! e% w! h) L9 [/ Y- w
    故增大表面距离,即爬距,沿绝缘表面放电的距离即泄漏距离叫爬距.
    4 l- v6 E) _- E1 P爬距=表面距离/系统最高电压.根据污秽程度不同,* p/ e" z( n6 h: r+ u
    重污秽地区一般采用爬距为31毫米/每千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 收起 理由
    cepsc + 5 + 1 感谢您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9-25 20:46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累计签到:7 天
    连续签到: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08-1-1 21: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把泄漏距离写错了。
    1 z* W$ Z5 K8 m7 d- v4 R! b不大明白 这个  爬电,到底什么意思,起这个名字的人怎么想的用这个词呢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4 21: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楼 的帖子

    哈哈,这个"爬"字用的很形象啊,电瓷外绝缘表面的击穿不是一下子直线跨越形式发生的,而是在一定的电压下,随着表面电导率的变化沿着最薄弱的路径逐渐伸展的,电弧伸展的过程就象小虫子在爬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 收起 理由
    cepsc + 5 + 1 感谢您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5 16: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又进一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7 21: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不少啊,多谢多谢!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30 14: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爬电比距:电力设备外绝缘的爬电距离对最高工作电压有效值之比。 + S* ^, w* _8 Y- A9 E1 U0 C) c$ A, b
    爬电距离( 爬距,泄漏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13 14: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900.8—1995
    ' _" \, l6 f+ j6 y# X3.1.4 爬电距离 creepage distance
    # G. s( @1 E+ q  D+ r9 S; R+ L    在两个导电部分之间,沿绝缘体表面的最短距离。
    ; Y+ o! m& G: g! m) J* \    曾称:漏电距离,泄漏距离。 & ~" B) g) n* M1 K
        注:水泥或其他非绝缘胶合材料表面不认为是爬电距离的构成部分。如果绝缘 子的绝缘件的某些部分覆盖有高电阻层,则该部分应认为是有效绝缘表面并且沿其上面的距离应包括在爬电距离内。 : F+ A% A+ ~) D7 ~  N4 @0 J
    3.1.5 保护爬电距离 protected creepage distance
    - d! M' ~0 U1 w' Q, H$ `4 E    如果光线沿着与绝缘子长轴成90°的方向(特殊情况下或45°)照射到绝缘子上,在绝缘子光源侧位于阴影内的爬电距离部分。
    * i$ @# L1 E1 l+ Q% u- v3.1.6 爬电比距 specific creepage distance
    $ x& c& u2 c) d& ~, M    电力设备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设备或使用该设备的系统的最高电压之比。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14 08: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我的理解,是同一个意思。国家标准有规定的:
    padian.jpg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14 08: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爬电距离
    7 \; v) o  w* r, O& U. T3 g: s( e    用GB/T 5582给出的一般规则选择绝缘子,它们在污秽条件下应当具有良好的性能。$ G' _# D" m! m: v
        位于相和地间、相间、断路器或负荷开关一个极的两个端子间的户外瓷或玻璃绝缘子,其外部的最小标称爬电距离用以下关系式确定:
    0 k) L6 M$ J+ Y& Q# e. s/ P2 S7 V                          lt=a×lf×Ur×kD& I5 o7 v7 O1 }( x$ q
    式中:lt——最小标称爬电距离,(mm)(见注1);
    + H3 M* o5 N3 M2 ?9 W- Y- @      a——按表7选择的与绝缘类型有关的应用系数;
    * ?; }/ M$ e9 e& q) W  O      lf——最小标称爬电比距,按GB/T 5582的表1(mm/kV)(见注2);+ M. H6 y& N# u# F1 P  s
          Ur——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额定电压;
    4 N, x2 E& E# B1 c6 I/ k" q9 V      kD——直径的校正系数(见JB/T 5895)。' N& Z- ?6 g# l# z& F
        注
    ( P# {2 i* ~/ t) Y9 K1 @     1  对于实际的爬电距离,可以规定制造允差(见GB 8287.1和GB 772)。
    1 F) i* p% L9 D3 |$ K$ H     2  相和地间测得的爬电距离与Ur的比。" p5 h, i4 D$ l; B+ j2 i
    3  户内使用的绝缘子的爬电比距正在考虑中12]。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招聘斑竹

    小黑屋|手机版|APP下载(beta)|Archiver|电力研学网 ( 赣ICP备12000811号-1|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21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3 03: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