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快速切换版块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查看: 2022|回复: 1

电机及拖动基础讲义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24 20: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件讲义
课件讲义名称: 电机及拖动基础讲义
内容简介: 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交、直流电力拖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它联系后续课程: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此课程,学习掌握对电力拖动系统的起动、制动以及调速控制,以及对电力拖动系统的主电路设计
媒体: 其他
所属专业方向: 电气自动化
制作者: 爱学(SHENGSHIJIAREN)
来源: 自编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首页
课程名称
电力拖动
授课专业
学分制4 L- |6 |/ O; _$ v$ b( Y
年级
2003% }* H4 U/ F. F- K& y
课程编号
30302420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校级公共课( );基础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D0 I- M  n6 j4 a) Y
选修课
限选课();任选课( + o) R" O  `" c. ?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 Y4 y- p# d7 @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 _, f* x, M; w, l0 e6 I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34(其中4学时实验)
2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30学时;实验课4学时
教材名称
《电力拖动基础》
魏炳贵编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
5 P; w; W! H1 B* O; c& h3 j0 a
《电机及拖动基础》1 t. ]/ d8 P1 _4 e& ?; c, _: R  [
# a6 a" q6 \, @) ?6 M

! ~3 ?$ o5 K  }( t# U$ B, S9 ^
* h- w+ `; m( V) |

. c4 w( O* b0 N! X5 p% X ! Z$ e# t" X  y9 t3 C
顾绳谷主编
& M" V  s3 x& X4 Z) ~) b 3 C- H* h- d# ~8 l

: X1 D1 ~5 E8 k# }2 r' h 5 p2 s6 n4 u* {' c" F
+ L2 }7 T8 F$ ~" v2 d( S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机械工业出版社,- u# W% W7 h0 I1 V) \
5 e7 b& ]! }! [+ G
19817 |% E0 |1 J' ~0 G+ N
7 Y' u/ J: y7 p" \* k$ n. b
$ s0 X' t8 G0 M/ I: h5 c, R
授课教师
爱学
职 称
教授
单位
电气工程系
授课时间
2006.2 ~ 2006.5
注:表中( )选项请打“

3 @- y5 F  P9 _; ?% e
理、工科
  K, P" X. ^& E4 S$ g/ a
1
  i, a# V2 u3 e! e" k% \& c4 |& G
周,
! {) N, z( S$ a' s# X# Y
1
  `/ f( H3 R6 q; y: i
6 q6 X) j0 T1 m, ~( N: p# x/ X4 ?9 i
次课
  
章节名称
  
8 U* `2 V* J% ?* y, h+ B
授课方式
理论课();2 I0 @) I" c0 P3 }4 G& u0 v$ f# K
实验课(  ); 实习(  
教学时数
3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电力拖动的发展、应用以及在本专业学科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5 Q3 J3 n/ ^) w9 o
时间分配

% f2 d/ N5 U8 A; B+ d. P5 @  w+ V& }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交、直流电力拖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它联系后续课程: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此课程,学习掌握对电力拖动系统的起动、制动以及调速控制,以及对电力拖动系统的主电路设计:
+ Q" v! v( I* E' M
0.16 C. A1 S/ C4 u" M; b# a! j. \, W
电力拖动系统的发展概况
0.2
2 H- ?7 q  j* ^& m3 C! l电力拖动系统与电机学

0 E; F/ ~+ Q$ `/ F1 Q( {0
.33 l  E2 b9 H! d. s
电力拖动系统与控制
原理
& @  N  t# Y) Q4 x2 M+ W* }
( `& P6 `/ T" w0 R/ V
- }; j0 ?5 ^& {! e% i; I  E
45分钟: z: n" }% R( Z1 O
45分钟
9 Z+ \, g5 A5 w9 J$ F( Y5 i
45分钟
' J, P3 j. y% {" a( ]; F

3 X2 Q9 N6 e% F3 c
1-16 S7 A7 e& P% E: L6 T+ J# N# k( I

4 [9 g' t  U  P3 A+ z
& y; m- Y% d( n$ i! d, t. `5 k
5 S0 t5 U  l; `, U9 q+ i
重点: 电力拖动系统的重要性;' U7 k% N  T* @6 a& j) y& r/ @

  D! g, M! ~7 Y难点: 电力拖动系统与电机学的关系;1 ^, A7 \! T8 B% |, m
复习电机理论。, v5 b( F3 C" n1 n

; ]# g( p; J+ b% R! q5 ~' l  q$ t  V . r4 s+ D" l& }$ k" U) d
/ u' E9 Z+ M( |8 B# [2 S1 i$ x

/ m" e: F) o' j- |
多媒体电子教案
# W# u, _3 V- ]1 b
. k+ c" @1 y* r) Y1 E4 ~" m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6 I' `3 G, o4 x  N# I2 u: ~
1 |* `- ]. i+ `* D7 c$ V
1-2
$ H+ u, V' L& T1 n
, O: h+ `& N! |! Y8 B7 n
理、工科
1 ~0 P+ W5 w- ?5 D) |. s
28 ?3 q% G, B) Y
周,
8 N3 o& Y1 Q% m
2

; N+ h( O/ U  P# Q
  n! T: e$ D8 Z0 R7 \* C
次课
  
章节名称
第一章  电力拖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 n$ |0 j7 K% B4 `; c
6 W" A3 ?) ]3 z
授课方式
理论课();7 l8 ~7 T8 q& P5 t9 H* V" f) S$ c
实验课(  ); 实习(  
教学时数
3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工作机构的转矩与飞轮矩的折算方法。 0 K3 r9 U( r/ J$ M5 v8 I& @
时间分配
第一节 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8 p+ i  g7 [0 |' c: f8 J( n2 h
1 、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
* y  D! i2 G  v2 \2 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 |4 |4 W4 ~" n+ h3 T; g) B5 {第二节 工作机构的转矩与飞轮矩的折算9 _1 `( t0 B0 Z4 \
1 旋转运动转矩的折算+ E9 X# a* n- ]; o! D$ I+ g# w
2 旋转运动飞轮矩的折算/ B& |9 H+ t, j& |% t
3 平移运动转矩的折算
0 v# F* o8 i2 w4 平移运动飞轮矩的折算* p7 b3 D" r1 ]& g. p# N" Q" s
5、升降运动转矩的折算
4 ~- Y) Y: E+ M' J; J- z8 D6、升降运动飞轮矩的折算3 n1 ?5 D9 [) B! j$ ?6 c, @' P
7、例题" v& r7 O8 m( f

8 s2 X9 l. Y/ ~; }. l3 K% G8 x
35分钟
100分钟
" `3 O: p- ^' j" f+ b

8 B/ W- H; d' d% v
2-1
; V+ X$ H2 x+ D+ f- l+ p
2 J- N1 l2 B9 `! U% r8 |
$ z5 f( p5 P; a- n8 X% _
重点:多轴拖动系统等效成单轴系统。
- @. |& K2 t/ v工作机构的负载转矩折算、飞轮矩折算的原则。8 k5 h0 K* R3 `( [* B* e+ Y+ V
难点:转矩折算、飞轮矩折算算法。
# k  e& ~; X9 B& k$ A8 F; T9 L1 S

  W! l. P6 m5 Y  M8 E6 J
习题1-11-21-39 _5 B; J# s& E, L/ F7 H
多媒体电子教案
' F0 V; q0 b6 w# h( C5 }0 s

" c: Q( s, m  `: Y1 R0 {: ~. C% I/ j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d* P8 x) p8 {# T5 T: ?0 e2 ^4 P, |' L0 f# Y8 f0 |
2-2
* D! A6 ^0 G! y1 p6 R" n
3 l2 O) h' W: J2 ^4 d# ?
理、工科

% {; B# G8 }  I% O! e. M7 s
8 D( @$ @& F. \# x: D- v0 |# W
3
% ]( h; E7 M. n8 S; K
周,
& Y! L$ i8 R  M8 O( N. j
3
- @4 \! i3 T9 s

6 G- {: Q% ?9 T! j7 r' J
次课
  
章节名称
第一章  电力拖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续)6 i1 z7 M7 P# u+ P, H' X& ]/ o
. g) ?/ f/ N& C2 w; }0 R3 }) g7 m
授课方式
理论课();" x6 J1 s% |7 G! F  d' V- r
实验课(  ); 实习(  
教学时数
3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生产机构的典型负载转矩特性的分析方法及系统稳定运行条件的求解。7 P  e# _0 N7 }+ k- I- Q2 L- H) Y3 q
时间分配

* }2 H9 c7 P, D) M9 @: }7 J第三节 生产机构的典型负载转矩特性
2 {+ d% ], `4 E1、恒转矩负载特性:0 k! o3 K9 P, Q% C4 p2 Z
反抗性恒转矩负载$ P6 d( P) J( r& s) ~+ f
位能性恒转矩负载/ L. x: }  q/ p* q& h4 p% {
2、恒功率负载特性
3 W* }- U/ F2 I; I0 t( G3、通风机型负载特性
7 `! g' B5 h# F3 D& n  q4 m
! u! J6 {* n; V4 h( m. g第四节 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 W; H7 R" w/ e; |; R: j
1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9 z0 l2 o" i4 T
  固有机械特性3 T' G/ F- q" r6 x
改变参数时的机械特性——人为机械特性
6 G- x. P4 ~3 `! J2 L3 g/ ?2 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
0 b: |. u% e& R/ K' h6 i. Z( B % N+ c  K  j7 s* o
# n  Q- I$ w9 b8 q+ Y2 q- N5 o
# }  B/ E) b& i: O! G
70分钟) e, v; l" f2 E  F9 m" E
65分钟

4 A# W) ?  s/ Z- p0 d
, l) K; r, s6 f! P# T  [* l2 W
3-11 F- n4 u, a0 u0 ]

3 V& i  W% {6 }2 o  |5 [+ s- {* \

' q3 p; H$ Z! b; N重点: 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1 K' z1 v! |3 H+ c/ `& v; x
固有机械特性;
8 |/ e) q6 ]+ f; r改变参数时的机械特性——人为机械特性;; h7 `% O; c, r+ E! C2 E8 x; c
难点: 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
+ j1 I+ s) X8 e  i2 }# @4 e& V( g! v  w6 }$ R4 }
% F" E" h! D" o3 X, c& I

4 L4 |2 [2 S: ^! K% b4 ^9 G4 X. A
3 K4 ~$ V6 j1 l+ Z' f
习题1-53 Z- q* n2 R! h$ D: v# A) Z# T
多媒体电子教案8 _) R: I: M6 y( U- m& x
8 f$ S% Y8 @, U) f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 J. m+ K. W1 L3 h
: l! i7 F" w/ N9 h& l
3-2- W5 {& Y- `+ X$ ~  i3 l  O! |

+ v0 Z7 \3 r2 t6 |4 a7 ?6 M* o
理、工科
& b1 J, I% R$ I$ L5 Q6 {; k
4/ R  z6 g7 r4 B' j3 Y
周, ) _6 p8 r! x3 t* K0 i5 h
4

  d0 |0 u4 T5 U8 A9 Q: h' {+ u

- V4 d6 a2 n- E! e0 |6 m: A/ c
次课
  
章节名称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拖动系统. Q. V; H' b$ D: m2 S
8 T' S. R' y% f) N$ p
授课方式
理论课();
" ~) v+ R. X5 Z! z2 |7 M! p
实验课(  ); 实习(  
教学时数
3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直流电动机拖动系统的概念;熟悉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制动运行原理与特点;掌握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分析及计算。
6 ?5 B: r0 N6 v0 s2 L" T  ^1 R
时间分配
第一节# W; O" i4 @9 @: i+ H% P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
降压起动
串电阻分级起动
起动电阻的计算——解析法
第二节
2 S+ }' `' a1 [( c' w6 Q4 O* M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
降低电源电压调速
弱磁调速
调速指标

* C+ ]1 l; Z0 }" a
调速方式与负载类型的配合
第三节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
能耗制动
反接制动(电压反接,转速反接)
+ R' \- e& q  d( y! p$ C! N0 R
发电制动

1 I. r2 ~  d3 {' g7 k/ A; B
45分钟
65分钟
25分钟
; y- A8 }* N$ m/ I7 N

" ~* I9 S. B4 T/ k
4-19 ~( z5 f7 J0 e4 r" m
) [/ f& w4 s& m8 g
重点:电机拖动中,(1)起动过程;(2)调速过程;        3)制动过程:( V; P2 f3 N7 U; e* W! v
难点: 起动电阻的计算——解析法
/ f9 K& e0 D- l4 Y
调速指标

( L$ Z" l7 o0 x! a- ^
调速方式与负载类型的配合
发电制动

2 R) N6 [  k% p. a3 k

, Y+ K9 J, _& V+ l3 o& n' {

8 n! `1 A. k. @& s* @) N# X6 I5 ?
多媒体电子教案
/ F; l8 x8 Q) P, g. W2 u( E

3 h& l& j' d$ v+ y  V7 B& E& o2 V2 E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 J, Q7 Q5 i! P2 T' X) e2 U2 N  `2 j  f
4-2* m1 _* `% U9 A

8 ^' W$ A) {  Y. B
理、工科
$ \  \# O5 {- E- a/ s/ Y; b
5
3 X: o) o0 x) ~) X2 U, G& P9 \4 u+ P
周, " r% K1 V5 @# Y6 u& |0 D. L( t( ]
5
% z& X) @* L% }+ {* z$ L) U

5 t5 y5 Q4 E3 g
次课
  
章节名称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拖动系统(续)( u- L7 _6 v% X1 {1 ~  v7 S4 m

" t  j" L/ n) a% }7 a
授课方式
理论课();
" f/ ~' {( x* V
实验课(  ); 实习(  
教学时数
3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在电力拖动系统的过渡过程中,电动机的转速、电流、电磁转矩等均随时间而变化。熟悉电力拖动系统过渡过程分析的解析法、图解法或计算机仿真法。了其他类型直流电动机的运行特点。
, l' \  M5 O5 M* }# L
时间分配
第四 略电枢电感时的他励直流电动机过渡过程
第五节  其他类型直流电动机的运行特点
) I, f( N3 h% e% g0 l' w
# G1 m2 {& b) A0 k3 g7 ]0 r1 w
90分钟, A- k7 L# ?3 {4 U# D* [
45分钟
5-1/ Q/ j: g, |! v+ {) D/ ?4 _* S6 ~

" g" X& j: d; T. i. ^

% U. [# Z: F! Z" J1 R$ H重点:电力拖动系统过渡过程的时间、转速、电流、电磁转矩分析的解析法、图解法。, r( B; H( ?' y$ e

8 _3 F8 A, _/ ~  F) X  \0 J. o难点:串励直流电动机作为传动系统动力的工作原理。
& i- ~0 E: y! T3 E
, [6 c. ^( g5 `4 s0 w  `3 E
习题2-1
" r" ~# u9 A1 _" J" H7 x
多媒体电子教案  i. q, p5 u. {6 f' r# U+ N/ @! J

: w& K% Q! ^& \, |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0 _% H& h' H+ y1 |8 @/ D
+ i* z6 l$ o! K0 E2 ]
5-2
2 p- {' y$ Q- B+ W, c

  t( C' v! _* F& n. U3 b# S' y# _$ E
理、工科
( P& S  ^% @, l! U( B. C
6* x  d& i. B6 o- a; y
周, 4 F8 O9 i9 y( p! _5 n3 F7 \& B
6
0 b0 L6 ?8 ~( L( D

+ W# I$ c% }! L( @
次课
  
章节名称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起动和制动
' l- f/ ~) |$ Z* c

1 `5 o! P( z, I. M
授课方式
理论课();2 |5 r: Q- B" X' t, x( S8 X, g5 k2 i
实验课(  ); 实习(  
教学时数
3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熟悉和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和制动方法。0 ~5 Y5 B$ O0 m' v. W3 q, i
时间分配
第一节8 e* W3 C; J- R" T8 Q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固有机械特性;
' e* r  H% ^* D: l人为机械特性;
$ S1 {; v5 G8 F. E第二节
1 j1 `' b  y, h' N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f- D6 X$ B+ f) U0 J
降压起动
第三节! e" \7 q, M( ^# i2 w( }
三相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降压起动
串电阻分级起动
起动电阻的计算——解析法
第四节+ T. k) ^! G9 `! p) H% `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 g+ C. X) J; v1 t- M5 z
能耗制动
电压反接

; d6 n( y) |1 F" T) o0 q& Y# E- }6 |/ |/ j# K
发电制动
25分钟
25分钟" j1 x+ R+ l9 d2 E$ G3 u
45分钟
45分钟

. j2 s8 _. d  ?2 R$ k" [8 ?5 l* F& j$ _! T* [3 E
6-1
, r& v, h" K, I6 X8 t

) w+ _( ?: H: G" n7 S. v
重点:  三相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串电阻分级起动. D: y' w; F0 h% Q. H
三相绕线转子动电阻的计算——解析法
难点: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电压反接制动
6 f9 V' U& A/ E- ?+ a1 s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发电制动
3 P3 k% }% [3 D/ |4 o5 l2 K
习题3-53-6
) k# l* h3 f' }2 H, F
多媒体电子教案* M; I3 X* W9 i# T" i& g# P

2 q' i. I' b5 w& O2 g# L0 P0 [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 x2 s6 T6 w( S5 T0 }
6 O" g( ]! J' k
6-2
! [$ Q6 b) d; q0 _$ k( `1 z

! U7 a! Q3 M4 h9 }4 M5 H
理、工科

9 T$ f) x; X! f* i
7% Y/ ]1 |" B, x4 `, w: V
周,
4 e- J' e: b  z3 s2 S
7

7 ^3 c8 l# j6 M

; n9 k) v4 P4 T+ n+ p1 Y& D7 Q
次课
  
章节名称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起动和制动(续)------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四象限运行

1 \; @4 Q% r' r& Z8 @1 S$ @; y- A交流异步电动机拖动系统的调速

8 U& r5 B% q3 Z* }
) w. R% ]; x$ a
授课方式
理论课();# [" ?2 E( \2 `( I6 s
实验课(  ); 实习(  
教学时数
3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熟悉和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四象限运行特点,熟悉和掌握交流异步电动机拖动系统的转子串电阻调速方式。, E0 V2 Z) @7 l, }0 P
时间分配
第五节2 z( g& }# g( _5 e3 X0 i+ y0 [(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四象限运行
笼型异步电动机四象限运行实例
0 ~- L4 v% }% s& L8 \
: o9 Y# J& |, ^
5 o+ c6 D+ S$ o

) p3 J9 A6 L/ P1 ^( Q$ R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四象限运行实例

( [9 j- _8 E8 s/ |# v
第一节
! i& S6 C" p: ^( k- r( s- s- U交流异步电动机拖动系统转子串电阻调速
2 e# G, t; k8 q$ H) f% z" O2 D
90分钟
45分钟

- r* Z" c- |/ P+ i& s
' ]; B7 b" v, a2 [; M$ `9 `! L# j7
-1# ]2 g! [* J) K- D1 }8 W
$ M4 ~, u2 e9 [

; M# P% f! V/ X2 |. i! E0 V) o7 s0 ~ 5 M2 K$ ]9 U( j9 v0 t: W% Q
重点: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四象限运行图
$ Y/ }1 w: Z- G
* E; N* c+ V5 m
难点:交流异步电动机拖动系统的转子串电阻调速! U% @" q; G# G# W. B
3 x# y5 p' u, ?# m. l* I
3 K( M3 ]; T5 D
多媒体电子教案
; `) o5 E8 U, g8 X9 P( {
8 f9 f0 c9 q7 n/ y4 L/ M0 c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 i6 c8 L4 }; m" I( R* P! L
4 G7 W2 d) P! o& d; k5 E
7
-2. ]" c- c; A9 `% j/ F
: p2 k" ^1 U, F: s2 L9 V
理、工科
! U' {9 o- ]8 I( S# ~9 m' @
8, S8 `+ f& r. Z9 G. c
周, ' ?  r1 K+ x' i# `: k2 g
8
' i$ }7 ~: C, F' c
! t$ `9 g% a6 h8 o% g
次课
  
章节名称

8 s2 m8 a% {2 C! h, m. L+ W5 }9 h交流异步电动机拖动系统的调速(续)
8 [  i# k6 r/ a( D
授课方式
理论课();; A& U5 Y  B( y, H' k
实验课(  ); 实习(  
教学时数
3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和掌握交流异步电动机拖动系统的改变定子电压调速、改变定子极数调速及变频调速方法。( m9 F2 C( Z4 z: @  S
时间分配
第二节" x/ o+ S+ K8 u
交流异步电动机拖动系统改变定子电压调速

& ^: }* k3 P. a; z! c9 a
恒转矩调速方式
3 L/ d* `* j5 w4 E+ f6 k6 ^6 ^
) Z8 C: Q2 X* \; f1 c- S. n9 l
第三节
# t% \$ T( n! n5 f
交流异步电动机拖动系统改变定子极数调速
恒转矩调速方式
* {* s$ z/ E0 c* Y7 I+ j* T6 _6 p$ o恒功率调速
9 H( }$ Y+ |) J
第四节
! [5 J$ q% U( x8 S& V: I交流异步电动机拖动系统变频调速
变频调速的基本规律
' P( F3 F6 U3 k0 _恒功率变频调速
/ O  _2 ~) V5 i. _9 g2 r恒转矩变频调速
" N( T  ]0 R% z0 \" N7 A$ e
% n- K. ^4 |, H9 D2 I" V

, k/ {; x6 r! K% _3 o0 U9 l0 |
25分钟
40分钟
70分钟

0 Y7 f/ p: u9 A: D* _$ B+ l# g: x* R+ h" ~  s
8-18 A2 F4 O* T1 L5 J9 U
: o, }' I6 W- A. K+ S' W
! j, ^0 u3 ]9 `4 `, d
重点:  调速时的容许输出( i7 |: x: |: X
恒转矩调速方式 + d$ l) b: Y- }6 L
恒功率调速方式
/ l2 S% o5 K1 ~; Z
难点:  变频调速的基本规律( P" W& |  X: N% P
恒功率变频调速( T+ [/ o8 k! _* _. p6 @
恒转矩变频调速- R3 `# B5 x0 E" C! z- O0 R- O

6 o9 t2 Y! A% N( B" L
, s4 E' ~# A8 z- s6 _  L7 S
习题4-1! p$ _( `* h4 d( A9 _
多媒体电子教案" ^4 E, T3 [% I! u

! M" G/ {5 b8 T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 L- C9 a( N8 \% I: P* d! _9 N
  c1 v( J. N8 E& z* ^
8-2  A( x5 L! R0 V. z4 V" e7 |- @
7 r5 O  S! G1 z) Y6 ~3 x. M* K
理、工科
. a1 A+ }2 N3 d  I/ {
9
' @7 ^! k) t$ [6 d3 V( t7 D
周, ) ]7 m8 y- @' Q, ]; m# f* V
9

& P' s9 {/ ]: \# D! `+ Z) f4 J

$ B- l( Y4 s! E' N  }& B3 [
次课
  
章节名称
第五章 多电动机拖动系统1 E3 W$ S1 p- l6 c, n) S
/ i2 w' z) @! h. s$ V( I' r
授课方式
理论课();
) R2 F# Y3 B" B( h
实验课(  ); 实习(  
教学时数
3
& r4 g8 ~1 a8 L- R) [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多电动机拖动系统的人为机械特性,熟悉电轴系统工作特性和主要参数。
5 u$ E' s# [& ]' w
时间分配
第一节
! X! `2 b- [& N" k  \
双电动机拖动系统
# `2 }9 G, x3 Y3 a9 I5 k
1 双机拖动的机械特性! X0 ^2 I" x& M  g: d4 Y
2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双机拖动9 X- ~5 E( L  X6 _1 ~. R7 u
第二节  电轴系统) p* X# ?" V+ b+ X5 m$ |
1、. d, v( c# K. a# h( ~$ ?' v
带辅助电动机的电轴系统
1 k2 ], G* U4 l6 s3 @8 l) |1 v% R2、
" t  O0 R! L, h/ _5 Q' o' f
具有公共转子电阻的电轴系统" p) B+ x- [! E6 q. c
3、, i3 x9 H" |/ V) i7 ~
具有变频装置的电轴系统
1 G; k2 L3 {2 V5 @ $ N! v: R$ r5 R* a0 i; w0 }* O* N
45分钟
3 ?* L; ^/ U! k+ `7 B1 r$ V & D3 e7 f2 F- N. @

! f5 U- y6 E* M- i1 T9 m1 P, F4 a90分钟2 D4 o) P% G$ i  f/ _
$ z8 r/ {3 d8 r  f* p
% }2 x' n& s* D1 S- z

$ s! X* w+ v  B; A
9-1% s: k% W/ B5 t
5 E, e7 n4 C6 x6 H
1 f( y& \5 y# f  O' [: ?) l
重点: 具有变频装置的电轴系统& B" b  q# V- q5 g

: Q/ k5 o( _, g8 M难点:电轴系统的工作原理( \; s7 G, I3 O. D. c- v

' B2 w# T3 D" p! P' B+ K

! ~$ A: y) X$ {+ r, C( X, F8 R7 t
多媒体电子教案. y, G) I/ _/ E& Y5 B
) c1 M) y1 ]/ Q" {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 e, b! m9 m4 ]/ J* E
* J& z, }0 \9 A( u! f: r# f
9-2: e3 m4 g* ~* M7 B0 Q" ?+ y0 G' L
# r0 V* i; q# K( \' M2 l
理、工科

# P4 o: L' C; Z( S. L! S# u6 n  e8 _
10
6 W4 |. b) n6 W1 S' ^1 p$ F
周,
, R. a% c+ M, Q2 B# v  J3 k
10
8 |8 P4 p5 t( R( k* x

% b! Z( z& U) j4 a, S0 ]  e
次课
  
章节名称
第六章 电动机的选择$ @  R8 N6 v; w6 {: c* _

/ A/ m1 h0 ~/ e( Q  S5 K
授课方式
理论课();
$ H% K4 l$ l: d$ [$ O
实验课(  ); 实习(  
教学时数
3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生产机械负载图与电动机的工作制,熟悉电机容量选择的综合方法。
& r. o0 A) X* h
时间分配
第一节 " M! A$ i" F& u4 ]+ U
电动机种类、型式、电压和容量选择

6 _8 e" E8 K. K  H4 s) ^% m1、电动机种类选择$ }3 K, F% T, n* k! u% k% m3 I
2、电动机结构型式的选择# I1 G$ N* z5 n, j  ?( k+ P6 n
3电机容量选择6 Q1 F5 y) [) H& ^1 \6 E( I
第二节     电动机发热和冷却的一般规律' ]) R6 E6 c) C5 o: W
第三节  生产机械负载图与电动机的工作制
1 h& T7 P! I  W) h6 X. p1. 连续工作制
+ G- c( n5 ?+ k; X+ b2.短时工作制
4 C7 [6 s# Z4 ?3. 周期性断续工作制/ D2 k5 Z- l  [+ @: l6 R
30分钟
30分钟
75分钟
0 B8 m2 V( o4 t8 `0 y
- F' s- i4 J/ p8 k
10-1; }2 \$ ^7 b& C5 z

7 {4 j/ S" g4 |  w( J

0 @  ?% Y( O6 \! ], q4 X
$ s$ Y6 z* i" R  W. e
重点:生产机械负载图与电动机的工作制
3 a: B& |* l/ H: Y; b1 ?
( W* r2 u4 Z0 _* [/ U难点:电动机发热和冷却规律. r# |* ~$ \. W1 L; M/ b- U, ?
) E# A0 h- s# D# r
0 }& E! G- ~' k8 z' k  p$ ]
多媒体电子教案: E8 i8 y1 l6 B- c/ G

5 ^1 S: V" I' y6 N0 @$ ^
注: 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3 P" e% {5 E; B% u! U
10-2
' N  K' V- y9 L: V/ f/ ?! N8 v( h; ?7 Q2 c" m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楼主热帖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26 17: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瞧着都费劲,不会用WORD呀!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招聘斑竹

小黑屋|手机版|APP下载(beta)|Archiver|电力研学网 ( 赣ICP备12000811号-1|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21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4 13: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