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快速切换版块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查看: 1249|回复: 1

电力状况预测2005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尚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21 23: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2004年我国电力状况) J9 ?9 g% @4 O! `' I* q, A0 N' i7 r! J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4亿千瓦增长12.6%
" L8 p- t7 P* o' r  P发电量  21870亿千瓦时          14.8%
9 ~3 L% W& \5 I. e水电    1.0826亿千瓦           占24.55%1 ^7 D! Q' y  W9 O1 Q1 T3 L
火电      3.249亿千瓦           73.7%7 D" u- b' V' {4 Z
核电      684万千瓦           1.55%
$ y% V# p/ ?7 [2 C8 T新能源-风电    76.4万千瓦时* W1 ^2 `( U9 k& n$ I1 S. s7 ?
光伏            1.5万千瓦时
$ B$ n- i7 u& L' G0 ^- U, O6 G7 N) f6 d; N6 G
2004年我国电力新增装机
2 c& Y3 [8 U4 ^1 Z$ l2004年我国电力新增装机容量4930万千瓦; a3 r& s& r# L" w0 f
其中:火电机组容量             3513; `) E& r1 Y- u5 O
90万千瓦机组      2台
+ v0 n/ G7 C! D9 x* F; x60                12
9 T' t8 L9 ~  d' }' J) D( }0 ~" `50                1
' P+ G  o4 i8 H0 L% k33                8. i: Y/ y9 r/ V9 q
30                29            2084    占59.3%) b- ~2 i4 k; w% H, v7 C
10-21                          550         15.7%# T2 @  a3 b7 d" C
小于10万千瓦机组            879       25%0 f, o! W5 }& T* A

1 Q: E, `" O) Y; l2005-2007年电力装机的预测" n8 w6 g: J- `* e: k1 K: t& h) a
•2005年新装机6840万kW      5.09亿kW
) ?5 k8 ?3 v+ w+ v- K! o: e•2006            7950          5.88
' q, u: ^7 c5 v1 J0 i•2007            5420              6.431 A8 k  S) f5 ]2 x+ P/ G: t4 k* T
•2008        (三年只有
7 [# n6 h3 f7 C- ]9 Z: E•2009       5700万kW
7 e% }5 b. W) W2 j•2010       的空间)           7.0
# N1 X/ Q; b8 h# `5 r) h  ^/ x4 r. Y6 h4 H
“十五”电网建设重点
8 I- f+ p' c- F, E# M; {•重点做好“西电东送”输电通道和区域电网主干网架的建设。. _( ]$ G9 O1 \3 x% e& a8 Q# T7 |
    •确保三峡水电站配套输变电工程、长江大跨越等一批重点项目的按期投产。
; D* ^1 X# I2 p; [/ ]    •继续在大中型城市开展城市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工作,解决电网的“卡脖子”问题。
" m" t: W0 s% h3 ^2 N2 y1 y•进一步完善农网“两改一同价”的有关工作。
' n4 W' c6 ]6 Y( }# T: ]
: t  _. ~3 `" y( m    “十五”后两年电网新开工项目
9 c0 ]& K' Q! b0 o; L    “十五”后两年.新开工330千伏及以上交流线路14500公里,变电容量6305万千伏安,其中:
+ w* S  K/ r9 A; p    •750千伏线路529公里,变电容量150万千伏安;2 {; B, g. S1 g! ?# A/ y
    •500千伏线路10500公里,变电容量5525万千伏安;/ d; p/ e8 e2 j. H
    • 330千伏线路3505公里,变电容量630万千伏安。
7 ]0 `% f; q: T2 h    •直流线路2220公里,直流换流站容量1200万千瓦。
1 ^2 W2 p- l: k3 y8 _" r   
  e( E0 `. U1 |# @“十五”后两年电网建成项目9 t9 D9 c4 j8 Y) O2 v
    “十五”后两年,相应建成330千伏及以上交流线路19700公里,变电容量10700万千伏安,其中:9 z  f6 A) A. T  _3 _/ M0 [: ]
    •750千伏153公里,变电容量300万千伏安;" P, m( M  g0 v0 B# l0 b
    •500千伏15600公里,变电容量8350万千伏安;
, f/ N1 P$ V. J$ E1 j9 w- }4 N    •30干伏3968公里,变电容量762万千伏安;. R6 A7 l3 B1 D, Z: b7 L' M
•直流线路1935公里,直流换流站容量1272万千瓦。1 f; J$ e5 h7 g# f( K3 D( i; m

$ T8 w2 @3 p$ E/ W6 @7 ^& p    “十一五”电源发展主要目标- q% X- F2 \& S; R, @4 H6 `
    •全口径投产2.05亿千瓦左右,
& V- s3 s/ m% }; ?! \    •关停小机组1500万千瓦(含小油机)。; F7 {* Y$ ~1 y" k+ ?
    •投产大中型项目1.96亿千瓦左右(年均投产3926万千瓦)
% F" b9 f' g3 M$ S    其中水电50ll万千瓦,/ X: {. v9 S  F9 W2 J4 t
         煤电12885万千瓦,2 L! X4 J1 h  H2 Q9 d/ g
         核电320万千瓦,; A9 q3 e, k1 q& Z' q) V
           天然气发电1415万千瓦。
7 o+ ?+ {' F% V新能源发电900万千瓦。
) }+ H( t3 u2 F( D
( s9 Z8 _4 y  o; Y. L# r“十一五”电网发展主要目标
3 X3 e0 n' N3 @6 |0 r8 |    投产330千伏及以上交流线路38800公里,变电容量18083万千伏安,其中:% k3 J+ r" k5 J: ]
  •750千伏1700公里,780万千伏安;2 [" Z5 K+ o+ h  q% p
  •500千伏33347公里,15890万千伏安;9 {( B* p# K" y/ j6 x) }
  •330千伏3754公里,1413万千伏安。
& F) \  ?6 R9 M% V! ~2 ~4 Y  •直流线路3420公里,换流容量1500万千瓦(含背靠背换流站)。( g+ T0 X: L; t/ r2 U+ `
  * 2005年8月26日西安会议透露,“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新增33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6万公里,变电容量3亿千伏安。+ x4 f+ S# b8 [6 V

" q3 @8 c- J$ P0 r* K“十一五”电网新开工项目! S$ y# P! j4 D2 [" y8 [
    新开工330千伏及以上交流线路3.7万公里,变电容量1.65亿千伏安,其中:
* R. v* u" V5 G" v+ a  |    •750千伏线路1863公里,变电容量1230万千伏安;8 L. {; C2 d/ S2 u( \
    • 500千伏线路31620公里,变电容量13765万千伏安;/ C. f7 k1 q/ |9 _
    • 330千伏线路3713公里,变电容量1473万千伏安;* K- W0 h8 O: l# Q8 r
•直流线路7755公里,直流输电容量3200万千瓦(含背靠背换流站)。
5 A1 d& N8 {" ]0 A  l: R+ }
/ V$ _. b1 B) i/ G( Q4 @* _2005、2010年电网达到的主要目标
% _$ v7 M+ |) k                        2010           2005" t3 L( v! M5 m0 Z$ C* r. v
•300千伏以上交流       l1.5              7.6  万公里# \5 l; S, Z. B- V  l. W7 }0 I
•变电容量             4.6           2.9  亿千伏安
9 f$ E4 ^" ]' D3 \) g0 D4 C! o) N•直流线路            8226             4815  公里/ ^- \1 J" f, n. c
•直流换流站容量        3972        2472  万千瓦。+ ]7 @+ x; ^% \1 O4 x2 e9 o

! b7 _" ^0 \( a# _7 M3 @; Q* Y% f0 ]: n: Z5 \: ]+ h
2020年电力总装机容量的预测- V9 _  i7 @% M$ J
               原规划  去年预测  今年预测9 ?3 Z1 i4 t( H$ ?
                                       亿kW& k$ l5 h' O7 l7 k: K7 h) w" l* ?
    2005年    3.9          4.3           5.1
2 E0 [; O' r- L: v/ H    2010 年    4.9          5.5-5.9              7.0
% z$ C& `9 q3 }- M+ B/ Y4 q& N. X( v    2015年    6.1         7.1-7.63 H2 F2 _7 L2 s) d  f$ K1 @9 \; Y. ~
    2020年    7.5         9.0-9.5            10.0*(11)" j! U* p4 J' b8 X" e+ R  [" z
    2030年    9.97* n. @/ M# @& z
*从2006-2020年均新增装机容量3200万kW以上' ?  j+ A8 I" a# k+ ~
从2011-2020  3000万kw
1 F3 w! r2 J8 C& f; G
- ?& G: B8 ?4 [$ Q# a. [  R) B* C    2010/2020年发电装机容量的构成
" p6 H8 K4 f+ X8 p& T/ y% H) p$ s                2010年            2020年: c" q4 k. P: {1 S, Y8 @5 U3 H/ `& [
  总装机容量    7.01           10.06亿千瓦) _0 d* x: M, ~* B0 i" q
  其中:水电    1.65           2.46
9 E! L. z1 {0 i! e           煤电    4.8           6.23
8 G* [# {0 J7 o( f& C3 L# b             核电    0.12          0.36- Y0 Y7 t/ n7 o7 W$ ?8 P" r/ Z& v
            气电    0.34          0.608 \) h7 `; m, ]8 p9 z, l  G# z5 [
可再生能源     0.1             0.41
4 ?0 ?& g& W; ]  x5 X: O: e# B8 R3 k9 N! t& s+ ]
    2011-2020年均增新容量构成% H2 Y' S' A' e  p: n& n9 b
                       10年               每年$ W9 g7 c: R7 ?+ H* k
  总装机容量           3.05亿千瓦       3050万千瓦, b5 d7 y) ]3 i0 w2 j
  其中: 水电           0.8l                   810
2 f0 H, L& g7 J4 T7 `           煤电           1.43                   1430! C: N0 M" x+ c# x
           核电          0.24                   240. Z& k9 t$ ~( Z, s7 l( {0 q  h
    气电           0.26                   260
2 M( G& O0 T  G# K0 T, B- ?       可再生能源      0.31                   310
& q" v$ W, O* s0 ?$ [( `' c3 g0 J# s3 v8 x* I
    电力工业新的发展方针6 Z! F+ r( G5 f) ?9 A
    1、合理确定电力发展规模,切实控制不合理需求,使电力发展速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1 m0 F  q/ T8 \6 o' s8 G+ y    2、调整电源结构,大力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积极推进核电,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鼓励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电;
& t& s5 d* V2 C. m) x0 S    3、坚持建设与节约并重,把节约用电放在优先位置,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6 Q# l/ f7 s8 d    4、加强电网建设,推进西电东送、南北互济全国联网,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
3 _7 P& f$ X- L  S  ]    5、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关健设备制造和供应能力;
% M) X$ O- O! L5 q+ a& Q    6、鼓励清洁发电,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2 T# _' \9 s! U  ~! e+ a0 x3 O, c
    7、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强化规范管理,严格执法监督;
8 h' `0 z$ K: e  E    8、切实加强电源、电网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和电力保障应急机制,确保电力系统安全。
- s3 y1 D8 r6 e- i3 U    措施一:调整电源结构,合理电源布局- G2 ~9 v5 U  E( ~2 S, N: ]: d& V" V
    •按照流域梯级滚动开发方式,全面建设大型水电基地,2020年水电开发水平达到55.7%;% t& q9 L7 x3 ?
    •优化发展火电,煤电比重从2000年的74.4%下降到2020年的60%左右;
/ h( w  t& o' d) @* O! o0 ]1 W& R    •积极推进核电建设,到2020年核电装机力争达到4000万千瓦左右;
: z; t6 @& t$ x1 A* l    •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促进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本土化和批量化;
( G  R- D7 V; |( m4 o9 Q6 V    •鼓励新能源发电,重点推进风力发电。( S$ ^) [* f0 T) Z1 f, F
    措施二:优化地区布局' k8 a+ {- ^' Q2 x  |
    我国能源资源和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要求逐步扩大配置的范围,由目前省为单位身区域电网范围发展;同时受到技术、经济等条件的制约,要求电网应有合理的覆盖范围,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0 j" N) c* m; O7 Y' r    •华北重点建设山西、蒙西煤电基地并在京津冀等负荷中心建设必要的支撑电源。华北电网电力潮流主要方向为“西电东送”;
/ @7 Z& b$ y& [    •东北电源建设立足于能源区域平衡,电网建设要在各省负荷中心形成较为坚强的受端电网;/ D' p( d- H/ }/ S
    •华东电网20l0年在长江三角洲负荷中心地区建设坚强的主环网,形成东、西2个500千伏双环网(“8”字型)主网架;" ]* B. Y3 d3 U1 p, q; s6 @
    •华中电网到“十一五”末期,不但成为中部电网“西电东送”的枢纽,而且成为全国联网的中心;
# V" g5 _* r9 w2 d9 m    •南方电网加大“西电东送”力度,东部实行发电能源多元化;& H: C. O" x' Q8 b6 }. i* i
    •西北电网要立足区内电力平衡,加强区内水火调剂,优化电源布局和结构;5 O8 D& d' O+ l
•西藏电网要加快具有一定调节能力的骨干水电站的建设,并适当发展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十一五”期间要加强电网主网架建设,建设第一条220千伏输变电工程。0 X, w/ A0 t( I; M4 a8 d' l. ^. H
    措施三:加强电网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 F* Y& h7 ^) W4 c, S) A    •加快推进西电东送三大通道的输电线路建设;
' Z7 I; w: Z: P$ @$ z    •推进大区电网互联,适当控制交流同步电网规模;, [2 d2 B5 ^2 w/ X1 d/ [9 p. {9 u
    •建设坚强、清晰、合理、可靠的区域电网;
( l  S$ j: j: I/ C5 ?8 m% E    •继续推进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形成安全可靠的配电网络;( k7 V; j. Z- B, @1 Z
•坚持二次系统与一次系统协调发展。同步建设二次系统,提高电网调度、保护自动化水平和通信能力,建设坚强的电网安全防线,提高抗风险能力。
" o( h: j7 g! U! Y* S! s1 P    西电东送的情况  }( ~9 C5 _9 i/ n: \9 a/ N" N9 e
    •北通道西电东送规模,2005年达到1370万千瓦、2010年增加到2650万千瓦,2020年再增加到6l30万千瓦;, i/ S, O+ V3 x( z8 p
    •中通道西电东送规模,2005年达到690万千瓦,20l0年增加到1920万千瓦,2020年再增加到4330万千瓦;
+ ^5 ?* K# _$ E•南通道西电东送规模,2005年向广东送电1088万千瓦,2010年达到2060万千瓦,2020年达到3270万千瓦左右。
  S2 r% L, B2 [2 V  ~& o# y7 N    全国西电东送规模:+ Y" I+ _( Y, w) F5 i2 z3 [& M+ d" i
    2005年达到3150万千瓦,
+ e, s+ T7 y/ p- R; R+ n' _' j( _    2010年达到6630万千瓦,7 R$ d3 e$ J  U
    2020年达到1.4亿千瓦。; C, K+ x) c: z6 _. `
措施四:推进电网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K( B7 b0 }5 p3 z; J' q4 s
    •加快研究更高一级电压输电技术;
" ]6 W% s5 \1 M! X    •推广采用柔性输电技术,提高500千伏线路输送能力,节约走廊占地,提' o+ J5 d& f/ V* A- a
高电网工程投资效益;5 D, T6 `1 a1 U$ t1 A; O  T" |
    •提高±500千伏或更高电压等级直流、750千伏输变电、l00万千伏安级2 T! z0 {/ F2 g' r
变压器、紧凑型及职能型开关等设备制造和供应能力;
* T$ J) X8 N& z4 X8 E" h( @9 G    •建设功能完善、信息畅通、相互协调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
7 w1 |1 N, G& y, B5 `    •建立适应电力市场竞争需要的技术支持系统;4 c- }7 r  d+ ]6 z3 z# T/ w2 Q. a; u
    •电力行业的信息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S2 q1 }+ r" L+ s
  措施五:加强环境保护
- `5 \) Y! z. E$ x; j1 p  •重点加强二氧化硫排放控制# k5 h, _) ?+ A) B# ^: g
  •鼓励火电厂控制氮氧化物排放
: C. x" t3 w4 I  •烟尘排放做到增产不增污4 t: V5 \1 ?6 G0 G; e: S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电网建设、生产运行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线路选择、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改善电磁场对环境的影响。
  ^; }4 y4 [2 N/ l措施六:加强管理,提高能效,建设节电型社会$ p, `: l% |0 T, {
    •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 o2 V, Z8 U4 k5 K( t& q- }- ?% d3 |# G
    •电机系统节电工程;/ a+ m3 i5 N$ R4 M
    •鼓励区域热电联产;
! I4 ]: H+ ?  K+ ]6 r  ^% G8 f    •绿色照明工程,优化用能系统,加强政府机构节电工作;2 V0 d3 t1 l- N! l; {( F1 U1 y
  •建立用电监控及技术服务体系。* P2 Y4 Z: f4 K0 j# _; q/ E
  电网重点技术研究领域5 [* d( C; Q1 z8 Y2 f
     (一)提高电网输电能力技术5 r: b  m& c9 f. B& ~: n  I
    (二)全国联网技术5 a+ R. U7 D# h
    (三)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 o& a" n- k7 X, ]
    (四)变电站集成技术% B; @4 V  v: a, v  N9 ]3 I
    (五)电网稳定、经济运行技术, O: }7 Y$ ~9 r% v
    (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3 |* j! k: ?" K& y
    (七)电力系统通信关键技术( p+ S0 A0 ?0 \  h$ V
    (八)电力市场技术
  b* t  d% M3 j7 `; M- c(一)提高电网输电能力技术
. F( u3 V+ _( K& M    •开展以新型导线材料和新型杆塔为基础的研究,包括高强度、耐高温、低弧垂、低电阻率的轻型输电导线的研究;有机复全材料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研究;
* @0 O. Q$ W# z0 g/ c' l& S# Z" V    •紧凑型输电技术- N- n% P, S. A1 A9 {0 I( L
    •研究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控制技术及FACTS装置的在500kV输电电网的应用。/ S3 x: M: E# E" a/ R

  p1 ]& h" m: e: n% U0 h* R  h    (二)全国联网技术$ T  A% `/ r6 y$ f" m- \, ^
    •电力市场条件下的互联电网规划方法,负荷预报方法,经济性和可靠性
4 Q9 q/ e# ~% b评价方法;$ n& H5 n1 w" @, L% V
    •交、直流并联输电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 u1 c/ f' L" C& O
    •互联电网预防控制、紧急控制技术;
# c6 b8 K+ a% S1 b    •基于数字并行计算的全数字实时仿真和数字、动态模拟相结合的大规模' x" m2 W- e5 i# `( N& }
仿真系统。/ ]+ b* r' W; Q- R
* S+ I) y- p! i
    (三)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
, q$ C( W) f- g$ f. v# B: G+ D    •1000kV交流输电电晕、外过电压、内过电压、绝缘配合、主设备参数,一次* T; N! z" B: N  ^5 g
和二次设备设计和试验以及系统分析;
* n) y8 Q8 V( L( V' \  [    •±800kV直流输电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系统参数、主设备参数选择、控制保护等工程研究;
7 X$ p3 m/ r5 U1 C$ B    •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的继电保护、运行控制的研究;
. L9 n$ D# p: N4 U. U; N! d. ?" h: c    •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施工机械的研究。
; M- C! c: O7 W
7 |4 w" l6 G# t    (四)变电站集成技术
# E# e( h% O- E# u2 X" C# c    •变电站电气设备集成技术;
3 u( p* ?/ i/ \( c" r& \6 v% R    •变电站集成自动化系统;' h7 U- s  J4 ]  d  V, H
    •光电电气量测及其保护控制技术。
7 V# s% L9 T  Z9 b0 m: a 0 S4 l9 m) z* d6 ^& ~) f( g4 O( p
(五)电网稳定、经济运行技术
6 x* E$ I: V' ?6 M5 z    •厂、网分开后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理论及其实现方法的研究;
3 Q- _( K3 V- y2 n    •稳定控制技术;0 k& v! |+ f1 L
    •电能质量控制技术;
! l) Q) [8 d! a    •输变电设备优化检修技术;( H, ^& [: h% v1 S4 [% v) P
    •电网可靠性评价技术;
7 t/ I: b$ j# R1 u% k    •电网调压控制技术;
/ U& M; v  y  D! z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 X$ R7 |* ^: x6 Q! Y# J    •超导电力技术研究。
1 F  o. `3 z# ?; T2 Q: T; }3 K
' g) U, ]: |9 e7 M, T2 v    (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J* K7 ^, q% y$ q' ?8 ^* ~+ o
    •新一代电网动态安全分析与监控系统;  g, P9 U; |5 W/ l
    •调度自动化技术;
# a! m  D4 D: V8 m. o6 q) M    •配电自动化技术;
) u. l, v( c, B9 ?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3 W4 a2 y* H% ?" |( Y
7 C! D" v, C" \2 q    (七)电力系统通信关键技术
8 h  @$ |- V9 c. X% _2 s3 Y$ W    •电力通信网传输技术;
' R+ b( {- N  p& ~  ^* d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技术;. F2 h* [1 N. d  |
    •利用输电线路进行数据高速传输技术;: ~3 Z3 \! y+ f; v( [
    •IP网络应用技术;
* M9 C! y& R( u' q- L    •高速电力数据网络组网技术;
& c6 S3 y- ]; H) N2 M( K    •数据网综合应用技术。5 g! U0 d* Q2 l) t- g
& `& H+ C; }1 \0 ^# @- c8 Y$ q: t6 Z
    (八)电力市场技术! m. R! \6 [# M
    •电力市场运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 _) G3 p  p8 o( }# x& M% d3 B9 S  S# r    •市场结构研究;
6 q! E9 `7 i. X  i6 y    •市场交易模式研究;
, }/ }5 q# L4 O4 a7 F% c( w. z/ g    •辅助服务市场的研究;
9 {0 K1 h8 D4 p" f    •输电权市场研究;
  f$ ^! V# X: ?5 t8 U& D$ I% c    •市场成员购/售电辅助决策系统研制;5 s) e6 h: e+ j1 u
    •开发用电市场技术,建立、完善以服务网络系统为基础的客户服务中心;
+ c* t* D, y3 J! R& g    •研究电力营销领域中电子商务的应用模式,提高远程抄表系统、银行划帐系统、负荷监控系统的综合功能。
! B4 K& r) s& v3 q, F(全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  江哲生)
. l! p5 a9 b# D" }; ~; z6 x( K' u1 f( R, r, h
摘自:《电线电缆行业通讯》2005年第1 0期
9 c6 V7 q$ \# v0 z. ~. p资料来源:《电能效益》2005年11月第11期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楼主热帖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4-20 14:14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发表于 2007-12-21 09: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s for the info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招聘斑竹

    小黑屋|手机版|APP下载(beta)|Archiver|电力研学网 ( 赣ICP备12000811号-1|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21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8 18: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