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0-9-24 12:04 |
---|
签到天数: 5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5]常住居民I 累计签到:72 天 连续签到:1 天
|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IEC 61850是国际电工委员会TC57工作组制定的《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系列标准,为基于网络通信平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唯一国际标准, 也是国家电力行业相关标准的基础。IEC 61850制定的思路是1)节约带宽,工程实现方便;2)面向点,即-面向设备;3)满足应用技术迅猛发展要求;4)应对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挑战。 . j7 T- F; @1 ^, f
3 [2 A9 \# H+ J7 M: Y
IEC 61850的主要特点是: 1)面向对象建模; 2)抽象通信服务接口; 3)面向实时的服务; 4)配置语言; 5)整个电力系统统一建模。其优点具体表现在:分层的智能电子设备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满足实时信息传输要求的服务模型,采用抽象通信服务接口、特定通信服务映射,以适应网络发展。采用对象建模技术,面向设备建模和自我描述,以适应功能扩展,满足应用开放互操作要求,采用配置语言,在信息源定义数据和数据属性,传输采样测量值。IEC 61850系列标准还包括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总体要求、系统和工程管理、一致性测试等。
) G- T6 d, O" }9 z' A' g $ O( B8 u/ [3 A( G+ I1 {. f
自从1994年,德国国家委员会提出对于通讯协议的设想,1998年IEC、IEEE和美国EPRI达成共识,由IEC牵头,以美国UCA2.0为基础,制定一个全世界通用的变电站自动化标准, 其后IEC TC95工作组研究IEC 61850及其数据模型。1999年IEC TC57京都会议和2000年SPAG会议上都提出IEC61850作为无缝通信标准。1999年8月IEC SB1成立配电自动化工作组, 指出要开展无缝通信, 统一数据建模,更多配电专家参与标准制定。在IEC TC57工作组2002年北京会议上,指出今后的工作方向为:追求现代技术水平的通信体系,实现完全的互操作性,体系向下兼容,基于现代技术水平的标准信息和通信技术平台, 在IT系统和软件应用通过数据交换接口标准化实现开放式系统,例如变电站通信标准用于所有类型的分布式SCADA系统。IEC 61850不仅用于变电站内通信,而且用于变电站和控制中心通信。
8 s- d! j" A0 e. o
& M8 R, q' |* S+ w8 f$ Z) Q IEC 61850标准经过多年的酝酿和讨论,已经是呼之欲出,于2003年内正式发布部分内容。IEC 61850标准是全世界唯一的变电站网络通信标准,也将成为电力系统中从调度中心到变电站、变电站内、配电自动化无缝自动化标准,还可望成为通用网络通信平台的工业控制通信标准。当前, 生产相关产品的国外各大公司都在围绕IEC 61850 开展工作,并提出IEC 61850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即插即用”,在工业控制通信上最终实现“一个世界、一种技术、一个标准”。
% L1 n1 |9 c: ?8 }2 m. ]# U
9 Q* }* H0 s. K8 G/ D* B1 C0 h5 g) K 实施IEC 61850标准是变电和配电自动化产品、电网监控和保护产品等的开发方向。为了面对中国加入WTO后的世界市场,我们必须向国际标准看齐。IEC 61850就在眼前,是我们将要遵循的变电站网络通信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