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0-7-2 20:18
签到天数: 9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累计签到:98 天 连续签到:1 天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电力系统分析是电力系统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如果没有学过电力系统分析,可以说不能算是电力系统专业的学生。
# X4 U9 y9 T" @ 电力系统分析这门课,无论是在本科还是硕士阶段,都是必修课。9 k* o4 Z6 e- L7 `3 U
在本科阶段,各高校常用的一般是3个版本教材:, u2 S$ [* v2 ^
1 陈珩、李光琦老师编写的电力系统稳态、暂态分析2 Q, k1 n% O. h" x
2 何仰赞老师编写的电力系统分析上、下册: X' x8 F# C, ~
3 韩祯祥老师编写的电力系统分析
- t( i$ H" a, r+ W
# v& Z1 D5 o% V4 } 我本科时候用的是何仰赞老师的这个版本,由于何老师的这个版本没有分暂稳态,所以老师当时是选择性的上的。个人感觉何老师的书课后习题难度较大,例如上册的习题5-7、8-5、8-12。特别是8-12,此题是一道复故障的计算题,个人建议大家如果真的打算做,最好选一个精神状态比较好的时候,本题的计算量很大。潮流和稳定计算都集中在下册,因此,和上册相比,下册的习题难度更大。要想在本科电力系统分析的学习阶段全部笔算一遍,几乎是不可能的。难题包括:11-3、12-8、17-7、18-3、18-6等。个人建议大家可以选择不做第10章和第19章(第1题如果愿意,可以做一下)的习题。
7 L5 X7 C( _/ m! M | ; \7 P- X2 W, l
目前课后习题的答案已出,论坛的电子图书库有电子版下载。书中留些零星的错误,但影响很小。不知道是否是因为这套教材的课后习题较难,清华电力系统专业考博,指定这套书为参考教材。这套教材的故障分析部分应该是三套通用教材里最好的。但是,我觉得它的潮流计算部分,讲的不好。尤其是NR法、PQ分解法部分,讲的太少了。比前面的简单潮流计算部分讲的少多了。并且没有讲直流潮流法。课后习题的牛-拉法计算也较为简单。个人认为这个部分不如韩祯祥老师编写的好。大家在学习PQ分解法潮流计算的时候,应该自觉把韩老师书上的那道IEEE-5节点的例题好好做做,韩老师是严格按照BX法处理节点导纳矩阵的。在学习这套教材的稳定计算时,有一点我想提醒大家,就是何老师的书在静态稳定性部分用的是4阶模型。而李光琦老师的教材用的是3阶模型。个人的建议是,大家在推导的时候,应该把3阶模型推导出来,不要只将计及阻尼作用的2阶模型推导出来就觉得了事了。至于4阶模型,我认为只要能看懂就行,不必推导。当然,如果同学们感觉自己学有余力,可以尝试推导一下。在学习暂态稳定性时,数值解法应该主要学习一下改进欧拉法,方便和研究生电力系统分析衔接。
" a1 a! I, M$ I/ s3 f( P
9 [; u' G0 G& ^2 L% [ B+ o 我在学习这套教材时,最痛苦的地方是在第3章,同步电机的基本方程部分。何老师的书在前面的推导部分,d轴是超前q轴的(这和其他的电力系统分析教材都不一样)。但是在本章最后一节的推导中,何老师又把q轴超前d轴了。因此,我当时学的一头雾水。当时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没有再去推导。但是由于这部分的基础没打好,导致在学习稳定性计算时,上课都听不懂了,汗....大家一定要接受我的教训,把前面的基础打牢。个人认为park变换这章大家最好用其他的教材看,不要用何老师的这套书。 {8 L/ J" z% T2 t
+ c$ Y1 Y) ?' Q 由于本人本科阶段没有用其他两个版本的书,所以不便说自己的看法,希望采用这两套教材的同学说说自己的体会:)
8 C! Z% L* I9 S6 P/ C3 ~% n
0 L2 d; t6 \: ?. g W& b4 ~& J5 \ [ 本帖最后由 norika 于 2008-8-1 16:55 编辑 ]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