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快速切换版块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查看: 5107|回复: 0

留学高温38度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愤怒
    2021-6-12 16:50
  • 签到天数: 718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9]以坛为家II

    累计签到:991 天
    连续签到:3 天
    发表于 2006-7-28 10: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据上海市留学专家介绍,中国学生出国读硕士人数目前明显增多。“出国读硕士”热开始在人才荟萃的大学里持续升温,成为大学毕业生所向往的又一条成才之路。- Z2 l( |% n5 [2 `" t' c

    6 ^  h7 z% Q, g, u/ P! Z  据留学专家介绍,中国学生出国读硕士的人数明显增多。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 1991年到 2004年,在该中心办理国外学历学位认证的留学生中,硕士学位获得者为 18029 人,占总认证人数的 71.11% 。接受高层次海外教育正成为今后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主流方向。 2004年,通过上海外服公司办理的自费留学生中, 60% 都是出国读硕士的人群,读世界名校(世界排名前200位)比例占受理总数的 60% 。“出国读硕士”热开始在人才荟萃的大学里持续升温,成为大学毕业生所向往的又一条成才捷径。3 r( ]; i/ J; w

    1 u0 K3 A4 F! R+ T& ?  专家认为,中国学生青睐“洋硕士”的最大原因是来自就业压力。据悉, 200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 280 万人, 200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 340 万人, 4年之后的毕业生人数可想而知。随着国内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本科文凭已不再具有很大的优势。
    ; B8 T' m+ X1 K( m/ x2 H" H( @! c- E* L# W' c# E
      于是,大学生们为增加就业竞争力,将目光锁定“洋硕士”文凭。本科生出国留学应算是众多留学方式中最经济的了。比如英国的硕士学制才一年, 25 万元基本够了,读的又是世界级名校,文凭含金量足且能够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而俄罗斯、法国、德国一年的花费都在 6 万以内。与国内千军万马闯考研独木桥的景象不同,国外硕士学位采用申请制,而非残酷的一考定前途,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提供了更多机会。' w& A0 F3 }5 r+ D
    ) e: K: x8 |2 I7 A; h
      选择留学道路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国内的研究生教育模式相对落后。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中国也许有一流的本科教育,但却少有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因为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基本上是本科生教育的翻版。而在国外不管是环境设备、授课方式,还是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国外的研究生教育都比国内要做得好。
    " F0 q2 Q  ]# v% L( P! F
    * m) G* U: E8 e" l4 U5 t' \  大多数人的眼里,国外研究生学位比国内的有更高的含金量,同时许多外国高校优厚的奖学金政策也深深地吸引了更多学生的目光。- D+ p, U) w9 P; i! P& ?2 W7 _$ b- G

    $ H; S) Y! e2 U% a$ D! s  出国读硕士不只是学历上的收获,更重要的是能接触最前沿的科研技术,熟悉国际惯例,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一笔回报空间较大的长线教育投资。
    # E4 D& F, X. l/ r' a5 a% ?' ?4 T$ A/ P: @
      从整个过程来看,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磨炼人生的过程。除了可以扎扎实实地掌握国际通用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和海外生活经历等方面取得了在国内所无法获得的收获,这些才是海归人员真正的优势。$ n) }; u6 B* z! T1 f% `6 x
    4 o+ z" o8 i1 m, b7 N' `
      很多家长和学生担心出国留学回来会不会成为“海待”。据上海外服公司介绍,海归的就业并不像外界原来所传说的那么困难,绝大多数的海归们还是找到了自己事业发展的更好平台。
    * @+ o' O* q8 H5 F' J, N
    / T" @7 j7 Q8 [+ I3 w  日前进行的“海外留学与归国人员现状大调查”显示,近九成身在海外的留学人员有回国发展的意愿; 71.3% 的“海归”在回国 6 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海归”中供职于外资机构的人数最多,达 32.7% ;排在第二位的是民营企业;已经工作的“海归”对工作的“满意度”较高,接近一半的“海归”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
    " w; c7 `! a( S0 W9 z& Q3 H" _+ J* j0 y
      就中国职场整体而言,现在的“海归”不是过剩了,而是远远不够,尤其是既有中国文化的背景又理解西方文化、懂得现代管理并具有战略头脑的复合型人才尤其紧俏。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楼主热帖
    帖文化:【文明发帖 和谐互动】 社区精神:【创新、交流、互助、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招聘斑竹

    小黑屋|手机版|APP下载(beta)|Archiver|电力研学网 ( 赣ICP备12000811号-1|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21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22 11: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