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zhiyun
发表于 2009-9-9 15:16:44
谢谢,我会请教“蚂蚁”老师。
shuzhiyun
发表于 2010-4-18 10:18:15
谢谢继电保护的版主评论,多么希望你讲解有关继电保护的ATPdraw的仿真。
wjyang0726
发表于 2010-4-24 21:45:15
呵呵,学习下,。
sleeping83
发表于 2010-4-26 16:22:29
我主要是继电保护研究工作的,但是对ATP模型还是个新手,零序电流是可以采用三相电流求和获取的,实际的系统中也是这样来做的,期待大家能对本贴的问题继续讨论和交流
sleeping83
发表于 2010-4-29 16:05:39
舒老师好,我把你搭的那个模型下载了学习了一下,可是为什么我加了一条线以后就运行不了?
shuzhiyun
发表于 2010-4-29 17:34:31
舒老师好,我把你搭的那个模型下载了学习了一下,可是为什么我加了一条线以后就运行不了?
sleeping83 发表于 2010-4-29 16:05 https://tech.cepsc.com/images/common/back.gif
你好。我不知道你在那个模型下载,也不知道加了一条怎么样的线?能否把仿真图传到网上?大家一起学习。
sleeping83
发表于 2010-4-29 21:54:15
本帖最后由 sleeping83 于 2010-4-30 08:44 编辑
如果没看错的话,模型中用的线路应该是分布参数模型,可是为什么我把线路模型改成clarke分布参数模型的时候就运行不了,而需要把采样间隔变得非常小(采样频率变得非常大)才能运行,是不是说分布参数模型要求有高的采样率呢?要是这样的话,怎么舒老师你搭的模型没有这种情况出现?
下面给出我分析的数据说明:
线路模型和参数都是用的舒老师的模型https://tech.cepsc.com/images/attachicons/rar.gif 10kV_reactor0011FH3_3ajd.rar (8.69 KB) ,没有变化,在这个模型中采用的电缆和架空线路的模型应该是一样的(都是用换位的三相分布参数模型),只是参数不同而已,舒老师,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故障线路设置为线路三。
我的分析数据的图中黑色的是线路一的零序电流,蓝色的是线路二的零序电流,红色的是线路三的零序电流,锰紫色是线路四的零序电流。
对于小电流接地系统来说,理论上讲,无论是基频分量还是高频分量(一定的频带范围内)应该满足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是其它非故障线路电容电流之和,同时故障线路的零序容性电流的相位与非故障线路的零序容性电流的方向相反。
根据图“出线零序电流波形”不难看出故障线路三的零序电流由很大的直流分量,这个从图“基波分量(0--100HZ频带分量)”中也验证了这一点,不知道这个直流分量的产生机理在哪?而且基频分量的相位关系也不满足相反的关系?
"100--200Hz频带分量"的幅值和相位关系也不是很好。
”200--400Hz频带分量”的波形还是比较理想的,而“400--800Hz频率分量”的波形就非常理想了。
”800--1600Hz频率分量“由于有一些高频噪声干扰的影响的缘故,相对来讲也是理想的。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这个模型应该有两个问题与实际系统不符合,需要改进下:
第一:为什么会产生很大的直流分量,怎么样改进模型消除直流分量?
第二:为什么在0--200HZ的分量的幅值和相位关系都不理想(理论上讲0--200HZ由于没有高频噪声,应该幅值和相位关系是比较理想的),应该怎么样改进模型呢?
sleeping83
发表于 2010-4-30 15:54:51
今天我就将舒老师的这个模型分析了一下,找到问题的原因了,问题应该是出在消弧线圈补偿这一块,我做了仿真,大家可以比较分析一下
分析数据说明:
在"不接地时的故障点电流"一图中,表示的是不经消弧线圈接地补偿时的故障点短路电流,可以看出,直流分量几乎没有。
图"补偿效果分析"是加上了消弧线圈补偿以后的情况,其中红色曲线表示的是表示的是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显然它含有非常大的直流分量。黑色的曲线是补偿以后的短路点故障电流。经过消弧线圈的补偿以后,短路电流确实是变小了,但是由于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含有非常大的直流分量,使得短路电流也有直流分量了,也就是补偿的消弧线圈给系统注入直流分量了。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需要进一步找出消弧线圈产生直流分量的原因并加以消除。不知道这样的理解是否有问题呢?期待几位版主能加入进来一起讨论学习!
wuuuu
发表于 2010-4-30 20:35:25
能看到这样的贴真是高兴
shuzhiyun
发表于 2010-4-30 22:20:57
sleeping83:谢谢你分析、讨论。我26~29去杭州参加我们杭州水力发电学校60年毕业50周年同学聚会。所以,没有及时看到你的贴子。如果要讨论,我还得重新再学习。不过,我的仿真模型是版主帮助我建立的。第二,消弧线圈模型,我回忆,可能是用空心线圈模型。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要好好学习以后才能回答我的看法,也许,因为我的眼睛不行,可能没法深入回答,请原谅。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