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aly 发表于 2008-2-29 10:09:46

高校论文大跃进(转自南方周末)

自1980年代末开始,以论文数量、等级为指标的学术成果考核方式在高等院校推行,
最初面向教师。1990年代中期,针对研究生的论文考核方式开始施行,如果你毕业前不发
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很难拿到学位证。而论文的多少、刊物的级别,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
一系列规定。有些规定甚至非常强硬—— 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邓晓芒,1999年因不满校方
要求研究生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否则就无法取得答辩资格的规定,曾愤然辞去“
博导”。
   “中国以极快的速度,从高等教育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一位教育界专家说。据国
家教育部统计中心的数字显示,到2007年9月,在读研究生(包括非定向、定向委培、在职
和工程硕士)已超过165万人。而大量教师、学生发表论文的需求,直接推动了学术刊物如
火如荼地收取版面费。
   事实上,无论是中国的“学位条例”还是教育部有关规定,都没有研究生发表论文的
具体规定;国务院学位办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要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对论文的“
需求”似乎在变本加厉——比如很多名校奖学金的评定,就要依托论文。如果是在核心期
刊上发表,分数就会比较高。
   地处湖北荆州某大学的叶峰,深切地感受到了这场战争的残酷:“我们学校不论是入
党还是评奖学金,论文都可以加分。一学期发两篇论文的学生,无条件拿一等奖学金。”
于是,他决定把自己辛苦写了一年的关于“伤痕文学”的论文拿出去发表。稿件在一天后
就得到了《××××文学论坛》的编辑的回复:“尊稿《海外作家看文革》通过初审,拟
刊用。如果您有意在我刊发表,请付500元版面费。”叶峰是第一次听说“版面费”,身边
的老师和同学用很奇怪的眼神看着他:“你不会才知道吧?”
   而中国数百万等待评定和晋升职称的人,同样“培育”了版面费的市场。除了高校之
外,科研、卫生、出版系统都逃不出这个中国式的规定。有人戏言,如果陈景润生在今天
,一定评不上教授——他曾在十年内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而其最重要的论文也是发表在
《中国科学》的英文版上。
 谁是“核心期刊”?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曾在2000年发布《关于禁止收费约稿编印图书和期刊的通知》:任
何出版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和手段向供稿个人和单位收取任何费用,一经发现,将严肃处
理。
   然而现实中,版面费现象愈演愈烈。学界认为,这与中国当前的学术评价体制有关。

   目前,国内有六千多家学术期刊,最大问题是无力承担专家的审稿费。武汉某大学自
动控制专业的一位博导说:“有些权威期刊会邀请一个评审专家进行审读,一篇尖端科技
文章要看一个多月,收审稿费可以理解。”
   而在国外,权威期刊审读文章的专家,不仅会对论文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推导,甚至
会重新验算一遍,比如计算机仿真研究。
   与真正的权威期刊邀请专家审稿相比,一些“伪核心”期刊不负任何责任。由于缺乏
科学的监管体系和追惩制度,有些学术期刊一旦有了刊号和名分,也就获得了一劳永逸的
生存权。
   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系列的智慧贬值。2006年度,按国际论文发表数量排序,中国跃
居世界第二位。这是一个值得国人自豪的名次。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近期一份报告
指出:中国80%左右的国际论文分布在零被引用区和低被引用区,即十年来都未被专家引
用过或仅仅引用过一次。有人戏称,中国的SCI,是“Stupid Chinese Idea”(愚蠢的中
国想法),而不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
   巨大的利益诱惑,甚至让国内“核心期刊”的遴选进入了“群雄纷争”、“诸侯林立
”的时代。目前,国内存在多种核心期刊目录,南京大学CSSCI、北京大学图书馆以及中国
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都制定有核心期刊目录。教育部近年来也在大力推行“名刊工
程”,而各地高校自行规定的核心期刊目录就更五花八门。
   庞杂繁乱的“核心期刊”遴选,则是某些学术期刊大肆敛财的“金字招牌”,由此滋
生出诸多负面效应。许多学者呼吁期刊界、学界尽快就“核心期刊”问题达成共识,整合
“核心期刊”的遴选体系,构建和完善我国学术期刊科学的评价体系。

[ 本帖最后由 smealy 于 2008-2-29 10:14 编辑 ]

damayi 发表于 2008-2-29 23:24:03

原帖由 smealy 于 2008-2-29 10:09 发表 https://tech.cepsc.com/images/common/back.gif
自1980年代末开始,以论文数量、等级为指标的学术成果考核方式在高等院校推行,
最初面向教师。1990年代中期,针对研究生的论文考核方式开始施行,如果你毕业前不发
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很难拿到学位证。而论文的多 ...
我接触过几个电力学校的老师和硕士生,感觉的确非常浮躁。没有踏踏实实做学问的。
即便是发论文也是重数量不注重质量。

zdhxia 发表于 2008-3-2 17:52:55

有同感。

hefei 发表于 2008-3-5 23:34:44

学校时周围也有这样的人,有必要吗?对个人而言可能很有必要,但对这个国家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学术的一种扭曲发展……

ylj2040214 发表于 2008-6-3 21:54:59

中国的悲哀,学术界的悲哀,也可能是发展过程中必经之路吧,但希望快快改革。

gzzdhxq 发表于 2008-6-7 17:20:55

没办法,谁让官僚领导学者呢?

liangzf 发表于 2008-6-19 15:10:51

没有办法。高校教师过的也很苦。

csust2008 发表于 2008-6-19 20:05:56

中国学术的悲哀啊,强烈反对

yangxiaoxiao 发表于 2008-7-9 15:43:50

不发够多篇多少水平等级的少文章就不让你毕业
你说,你是发,还是不发???
版面费,你是出,还是不出?

qq03 发表于 2008-7-11 08:41:31

教师、科研者、学生都以发文章的多少衡量贡献和水平,其中有许多无奈。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高校论文大跃进(转自南方周末)

招聘斑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