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t
发表于 2009-2-26 14:32:47
楼主说的很实在
雨淡黄昏
发表于 2009-3-6 09:13:48
工程,工程,考虑就是经济与技术的平衡点。
如果至考虑工程的安全性,当然可以把安全系数提高到很高很高。
千年一遇的灾害也可以抵抗。
可是造价那得上去多少,那样也是不现实的。
rent916
发表于 2009-3-10 19:58:13
LZ讲得很好,技术细节也很清晰。
应该提倡这样的好贴
yilaozhuang
发表于 2009-3-10 20:09:12
真正出现场干活的待遇都一般,拿钱多的都不用去现场,或者有更好的渠道赚钱
drjiang
发表于 2009-3-10 20:28:53
有次领导带队到输变电现场看望辛苦的职工后,临要走了,领导最后问大家还有什么要求没有,一小伙胡子拉渣,衣冠不整,几乎是惨不忍睹的样子,躲躲藏藏,忸怩了半天说,我们知道工程任务紧,也谢谢领导没来现场关心大家,我们也只有认真工作的份,只是我们从大年初三都出来了,半年多都没回去见过我女朋友一次,也不知道还是不是我的,偏山小镇,没什么东西可买,也没什么东西需要买,手机信号都没有,这地方钱再多也没什么用,能不能放我们一两天假,让我回去看看她还在不,领导流泪了,说不出话来,当时很多人眼睛都湿润了!回来后,还专题开讨论会讨论了对一线职工的服务、倾斜问题,但说来说去,具体措施就是增加点待遇,这没什么用。确实,搞送变的很有些辛苦!
yao030218
发表于 2009-3-11 09:50:50
感同身受,楼主讲的确实不错,好在这种天气百年一遇,不是经常有的
cchessy
发表于 2009-3-11 09:59:54
很专业
.
雪糕冰冰凉
发表于 2009-3-11 12:40:54
借鉴一下
感谢楼住
ch66305238
发表于 2009-3-16 16:40:40
技术层面讲的很正确,估计是送变电出生,顶!
leerhu
发表于 2009-5-20 14:20:56
其实东西都是相通的,不用解释,想想也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