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结交更多好友,共享更多资料,让你轻松玩转电力研学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加入
x
转发: t* S6 m2 D; e& P: P8 P- x
发现一些投标国网电表设计中的若干重大技术隐患) } c% {: S! |3 N, L0 M7 Z4 w3 c
最近国网电表招标如火如荼,各厂家为了利益趋之若鹜。林子大了当然什么鸟都有,也不排除一些从无大批生产过电表自己也没有研发能力而是用各芯片厂家O表滥竽充数者。这里只从技术角度分析几个较典型的案例:
8 @7 N& M$ G# A" X 某款单相表,为了降低成本,使用芯片内置RTC并在芯片外晶振旁自己外加一个热敏电阻的方法,钻国标的空子滥竽充数成温补RTC.这种小作坊做法,对送检的小批量样表,通过对内部程序极熟悉的高级工程师逐表细调,可能送检时能达标蒙混过关,同时也蒙骗了一些自己根本没实力研发的OEM投标者。试问一下,真正中标后生产中厂家有无调测这种表的生产实力和技术保证?增加的人工成本是多少?这些未知数对那些在前几次没中标现在又急于想中标的厂家可能已经来不及考虑了。: U" z0 r) @. l
同样是某款单相表,同样是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了引脚数本不够用的小封装芯片。因此大量使用了分时复用的方法。更为甚者,把编程按键和寻显按键通过不同电阻分压的方法用同一个A/D转换腿检测,MY GOLD,国标制定者可能预想过或许有人通过模拟开关分时复用串口,从而明确规定串口必须物理独立,怎么没想到要规定这两个致命的按键要相互物理独立?寻显键谁都可以按,而编程键呢?把它们放在一个物理腿上,对芯片A/D,分压电阻,转换基准电压甚至采集程序的设计的可靠性估计也太高了吧?而事实上,已经有很多拿这种蠢猪设计的表花几万元送检而栽了:由于湿度或基准电压的变化,按编程键却没实现其功能而没通过送检。如果现在再有人拿这样的表投标,评标的人职权不是世界杯的足球裁判吧?
; z" G. p; j: h: |% O 同样是某款单相表,同样是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了廉价却静态功耗很大的红外接收器。为了能让待机电流达标通过送检,竟然一反常规使用一个芯片的I/O口为其供电!这样的设计有什么隐患我还没想出来,但总觉得是怪怪的,别扭!当然,这样的设计通信距离能不能达标,会不会影响主CPU性能或带来附加干扰等,需要试验验证才能清楚。但国标要求电表寿命10年,或许这种设计是从二十年前廉价的外加电视遥控套件学来的一种成熟经验吧。
1 M5 X9 y: @% l 还有一些更小更小的问题,就不足挂齿了。发这个帖子,主要从技术角度说一下国网电表招标的一些误区:一味的靠竞争压成本,势必造成因陋就简,检测达标通过即可得局面,造成以后方案设计者、元件供应商、OEM生产厂、招标用户等多方扯皮踢足球的局面。而那些评标专家,势必就成了类似足球裁判的角色!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