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A求PV曲线的失败
本来想问一下BPA求PV曲线的方法,结果看了前辈们的提问,意识到可能不会有人来回答我的问题,我只好说一下我在该方面的尝试与失败。法1:用BPA内置的CHANGE_PARAMETER语句,通过增减系统或局部负荷,求扰动后的电压。
缺点:不能针对某个节点增减负荷,无法计及负荷的增长方式;只能求出几个点,无法得到曲线和临界值。
法2:在某篇文献上看到用连续潮流法求PV曲线。
缺点:文献采用了外置程序实现节点负荷功率递增,但文献没有讲外置程序是基于哪个开发平台,如何与BPA接口,跟没讲差不多。总不能手工一点一点的增加负荷节点功率吧。
所以还是求不出来啊……:dizzy: 学习了 学习了一下文章 改进连续潮流法追踪PV曲线,是不是这篇文章。 之前版里有同学用稳定计算中的LI卡模拟节点负荷功率增加,然后根据稳定输出结果,可以做出PV曲线。链接是,https://tech.cepsc.com/thread-85795-1-3.html。稳定计算里各种元件的动态都考虑进去了,这跟连续潮流算出来的PV曲线应该是不一样的。
另外,楼主说外置程序实现节点负荷功率递增,是不是不断改写dat文件的节点负荷功率,然后调用BPA潮流计算的pfnt.exe文件执行计算。如果是这样的话,应该只能计算到PV曲线的鼻点,不能像连续潮流那样计算出整条曲线。
最后,潮流手册上介绍CHANGE_PARAMETER语句,应该有两种方式:节点扰动和负荷扰动。负荷扰动如楼主所说,只能针对指定分区、所有者或者全系统的负荷改变;节点扰动,是针对单一节点的功率变化。不过看样子这两种方式都没办法自由定义负荷增长方式。 你要相信论坛还是有热心人会帮你解答的,详见8楼 不过确定每次加多少、步长、计算时间 还是比较麻烦 学习中。 还是有热心肠的 看到这帖子真是高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