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rley88 发表于 2012-4-26 08:23:49

全文:《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一、形势——挑战与机遇
  (一)国际形势
  世界太阳能科技和应用发展迅猛,2008年金融危机后,德国、日本、美国等纷纷调高发展目标。预计太阳能发电将在2030年占到世界能源供给的10%,对世界的能源供给和能源结构调整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到2010年,世界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已接近40GW,近十年平均年增长45%,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光伏电池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德国、西班牙等国为主要应用市场。晶体硅太阳电池市场份额超过85%,其商业化最高效率已经达到22%,技术向着高效率和薄片化发展,未来10-20年内仍将是市场主流;薄膜太阳电池市场份额约占15%,铜铟镓硒薄膜电池商业化最高效率达到13.6%,技术向着高效率、稳定和长寿命的方向发展。得益于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光伏发电成本将持续下降,2015年光伏电价有望降至0.15美元/kWh。
  太阳能热发电近年在欧美地区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4月,全球太阳能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1.26GW,在建的太阳能热发电站超过2.24GW,年平均效率超过12%。面向承担基础电力负荷的“大容量—高参数—长周期储热”是国际太阳能热发电的技术发展趋势。目前,太阳能热发电成本价格在0.2欧元/kWh,到2020年有望降低到0.05欧元/kWh。
  在太阳能建筑供能方面,面向区域性建筑供暖是太阳能低温热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全球已陆续建成面积万平方米级以上跨季节储能的区域性太阳能建筑供热系统12座。年太阳能保证率超过50%,万立方米规模化储能系统单位建设成本降低到50欧元/m3。
  在太阳能中温技术与工业节能应用方面,目前全球已陆续建立了百余个太阳能热利用工业领域应用工程,涵盖了11个工业领域,应用和示范的太阳能空调项目超过300个。
  (二)国内形势
  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对太阳能开发利用给予高度重视,近年来太阳能技术、产业和应用取得了全面进步。
  2010年,多晶硅实际产量45000吨,自给率从2007年的10%提高到2010年的50%;自2002年以来,我国太阳电池产量均以100%以上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2010年产量 8.7GW,占到世界总产量的50%,连续四年产量世界第一,商业化晶体硅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已接近19%,硅基薄膜电池商业化最高效率达到8%以上,生产设备也已经从过去的全部引进到现在70%的国产化率。2009年,我国政府开始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通过光伏产品的规模化应用带动国内太阳能发电的商业化进程和技术进步。2010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500MW,累计装机达到800MW,500kW级光伏并网逆变器等关键设备实现国产化,并网光伏系统开始商业化推广,光伏微网技术开发与国际基本同步。
  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仍无在运行太阳能热发电站。“八五”以来,科技部就关键部件在技术研发方面给予了持续支持,“十一五”期间启动了1MW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及系统示范。目前,大规模发电技术已有所突破,部分关键器件已产业化。
  在太阳能建筑供能方面,我国的被动太阳能建筑技术已经基本发展成熟。但在区域太阳能建筑供暖技术和应用领域仍为空白。目前在区域太阳能建筑集中供暖的核心技术跨季节储能方面只有小规模的研发,还没有大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经验。
  在太阳能中温技术与工业节能应用方面,我国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还几乎是空白。目前仅有几例应用,太阳能空调应用示范项目约50个,缺少大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经验。
http://www.chinaero.com.cn/rdzt/sewghzt/hygh/2012/04/119509.shtml

wlm_28 发表于 2012-4-26 11:07:23

我国的太阳能起步很晚,还需要好长时间发展

wlm_28 发表于 2012-4-26 11:25:49

有人发过了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文:《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招聘斑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