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_1818 发表于 2006-11-28 12:59:15

国研分析:未来10年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张琪
  三、全球贸易发展和贸易自由化的前景
  全球贸易额将继续增长。1999年世界贸易强劲反弹,在此基础上,国际组织对未来
5-10年全球贸易的增长普遍持乐观态度,预计国际贸易仍将以高出全球GDP增长2~3个
百分点的速度增长。中期内全球商品价格将逐渐走出1998年的低谷,恢复到90年代初的
水平。但同时,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可能导致部分商品生产过剩,石油价格、汇率的波动
以及经济周期的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此造成出口商品价格波动,将影
响各国出口收益和国际贸易的增长趋势。
  贸易自由化将继续推进。一是发达国家贸易份额占全球贸易的70%-80%,为保持
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地位会继续推动贸易自由化。二是尽管西雅图会议的失败,推迟
了在WTO框架下新一轮的贸易自由化谈判,但在曼谷召开的贸发会议上,一些发展中国家
一方面强烈批评全球化造成富国和贫国之间差距的加大,另一方面要求发达国家拆除阻
碍最穷国家出口的贸易壁垒,提供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因此,并不排除在发达国家作
出妥协后重新启动贸易自由化多边谈判的可能性。三是即使多边贸易谈判被搁浅,双边
和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安排也仍会继续推进,现有的109个区域性贸易协定将有力地促进
了地区内贸易的发展。五是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如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商
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和电子资金转帐(ETF)等,以及商品标准趋同和贸易
合同标准化均为贸易提供便利条件,有利于打破因信息和渠道垄断造成的壁垒。
  各国间贸易摩擦可能增加。经济全球化已经将各国的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并
未消除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未来一段时期内,各国之间、区域之间的贸易摩擦、贸易
争端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此外,在国际贸易的制度安排中,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
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还会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认真实施乌拉圭回
合协议的呼声十分强烈。而欧盟对美国利用世贸组织为其自身利益服务不满,强烈呼吁
对世贸组织的机制进行重大改革。各国围绕农产品贸易、反倾销规则、环境保护、劳工
标准等问题的争论仍会十分激烈。然而,从全球贸易格局来看,由于发达国家控制着主
动权,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依赖资源出口的国家,贸易条件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四、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和结构调整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及市场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竞争的加剧,
将加速跨国公司之间的并购和重组。1999年全球企业并购总额高达3.3万亿美元,比199
8年上升了31%,其中跨国公司并购总额达4110亿美元,占全球跨国投资额的63.8%。2
1世纪初,跨国公司的发展将会出现新的态势:第一,跨国联盟将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
趋势。反托拉斯法约束的削弱为跨国集团间的强强联合创造了条件,同业跨国公司之间
组成跨国联盟,以提高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能力,或把相关跨国公司联合起来以合作求
发展。第二,跨国公司投资的产业分布趋向于信息、金融等极具增长潜力的产业。第三
,跨国公司将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兼并和收购已成为直
接投资的重要方式,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吸收外国投资方面的竞争将日趋激烈。第四,跨
国公司的
研究与开发更趋国际化。根据不同东道国在人才、科技实力以及科研基础设施上的比较
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地安排研发机构,凭借其优势吸引各国技术人才为
其服务,例如俄罗斯的高技术人才已成为跨国公司的追逐对象,人才流失极为严重。第
五,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有可能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部分行业和商品市场的垄断,
抑制本地企业的发展。
  五、金融全球化将加剧货币和资本市场的波动
  第一,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将继续扩大。美欧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日本大量的贸易顺
差,将增加资本的聚集和积累。未来20年里,工业化国家老龄化程度将继续提高,各种
投资基金和养老保险基金随之高速成长,形成充裕的资金供给。1997年全球养老金总额
为9.7万亿美元,估计到2002年将达到13.7万亿美元。数额如此巨大的资金会在全球范围
内寻求高回报,将加速资本的跨国流动。从国际资本的流向看,未来一段时间内,美、
日、欧等发达国家仍将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亚洲经济的全面复苏会导致
流入东亚和东南亚的国际资本逐渐增加。
  第二,金融一体化进程继续加快。计算机、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打破了
金融交易中地域和时间上的界限,使国际金融市场真正融为一体。例如,网上金融交易
开始替代传统的集中竞价交易,提供了新的全天候交易场所。此外,金融资产证券化贯
通了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联接了各类金融市场,使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基金和保险
公司的业务经营联系更加密切,资金不但可以在一种市场上完成跨国流动,而且能够在
不同市场之间实现迅速的转移。
  第三,通过银行兼并,跨国银行业务趋向综合化、网络化。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和金
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将促使银行业兼并、合并的趋势增强。兼并形式有国内同业购
并、合并以及跨行业和跨境兼并。从规模上看,大宗兼并案日益增多,兼并规模不断扩
大。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下,各国放松了对金融分业经营的管制,跨国银行将向“全能银
行”发展,即不仅经营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还将经营国际租赁、现金管理和投资管理
等业务。跨国银行以整个世界为市场,利用金融电子化和先进通讯设备形成的全球金融
网络,将在全球范围内调配资金、开展各项业务。
  第四,尽管亚洲金融危机已经平息,但诱发国际金融风波的因素并未根除,国际金
融市场仍然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形成了巨额国际游资,目前平均每
天有超过12000多亿美元的资金在金融市场上流动,其数额超出了绝大多数国家所拥有的
资产总值,加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机制所能形成的巨大冲击力,对各国金融体制构成
潜在威胁。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目标依然是维持和推动国际多边自由兑换,现行汇
率制度则是以汇率浮动能够对国际收支自动调节为基础的,缺乏国际协调。同时,在信
用关系远远超出国界时,现行体系又缺乏防范金融危机、在危机后提供资金以缓解危机
的管理者和最终贷款者。
  尽管抑制投机资金的流动和加强对国际金融业务的监管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但由于发达国家在世界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不愿对旧体系做根本性改革,货币和
资本市场动荡不定的局面仍将继续存在。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很难兼顾资本的自由
流动、汇率的相对稳定和国内货币政策的高度独立性等目标。如果不能提高宏观调控和
风险监管能力,经济安全将受到挑战。(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研分析:未来10年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下)

招聘斑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