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院士智能电网报告
在第25界电力系统年会上,薛院士做了智能电网的报告非常的精彩。听了很多关于智能电网的报告,看了很多“大家”做的关于智能电网的PPT,唯有薛院士的报告值得深思。由于知识产权问题,薛院士的PPT没有录制成光盘发给与会代表,因此我就把我听到的总结几点,供大家学习讨论。
1、智能电网是一个跨学科的系统工作。
2、薛院士强调,系统人一直从事的都是智能电网方面的工作,只不过美国总统奥巴马政治因素才把智能电网抬到如此之高的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大家一直都在研究、讨论什么是智能电网,智能电网的概念的是什么的时候?薛院士似乎完成了一个拨乱反正的创举!他说:与其大家花费这么多人力物力去研究智能电网的概念,不如真正的为智能电网的实现做点事情!智能电网是个远期远景,不能看做是个判据,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补充所有美好愿望的框架。最后,他也为我们展示了他在智能电网方面开展的工作。薛院士的务实可见一斑。
3.新能源尤其是风电的接入是智能电网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在他的报告也提到了这个热点话题,风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是备用容量配置研究的前提,他首先委婉的批判了前面专家提到的“建设与大风电配套的调峰机组”的观点。如果这样的话,就违背了建设风电利用清洁能源的初衷,他提出的用电侧备用的思想----分时电价和可中断负荷的概念,减少旋转备用,着实值得思考。
。。。。。
我总结的几点,不全,但是是我体会最深的几点,还有卢强院士的智能EMS也挺不错的。 嗯,不错,有些启发。
LZ辛苦了。 没机会去听,不知道有没有其他的资料,可以发一下的 智能电网现在很热啊! 回复 1# new2009
这些新观点,似乎早就被业界所熟知了,别太迷信院士. 谢谢分享。。其实电厂的启动很快的,所以风力预测只要做到短期准确就可以了,比如1小时预计。当然调峰机制要快。 希望有真知灼见的,而且勇于坦诚的说明自己科学观点的科学家根据科学来阐述技术问题,而不是跟随政治和资本。这样中国的技术才能取得根本的进步 楼上说的好! 如何实现可中断负荷的判断,哪些是可中断的?哪些是不可中断的?这个和定制电力有多大区别? 回复 1# new2009
我想推荐在座各位,都读一下这个帖子,特别是许多有志于“智能电网”的研究者。
O8是个律师,他说智能电网是个竞选语言,他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可惜很多人
都不想就跟转。跟转的人,从东方到西方,中央到地方都有追星的人。大家来看看
薛老师的见解,会少走弯路,事倍功半。大家都是工程师,不要被一个律师忽悠。
智能电网,说得不好听一点,美国的院士都不知道是什么,看清这个问题的人不多,
薛老师的清晰见解,是中国人可以抬起头来说,我们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