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行业的从业感受
毕业后就有机会进入电力电子行业,在几年的过程中有幸接触了几个低压与高压的产品,在这也班门弄斧,谈谈自己对我们这个行业的认识,欢迎批评!1、强烈依赖器件,有两层含义:(1)自从天才的PWM问世以来,好像再也没出过能与之相比的高深理论(可能见识少了),大多数的电力电子产品也都用这个理论,当然实现的方法有多种,主电路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很多天才的主电路设计应用到了实际产品中去,但也有很多主电路设计不能实现或是不能完美地实现,大都挡在了器件上;另外,如果器件能跟得上的话,不知道有多少现在应用中的主电路会大大大大地简化,不知还有多少天才的设计将会被实现;我认为所谓器件无非就是电压、电流、开关频率、控制方式。(2)国内的器件研发生产水平太差,强烈依赖进口,说实在的,一个电力电子产品成本最高的那块肯定是主电路,主电路里面最贵的肯定是开关器件,这些器件大都靠进口,有时想想我们就是在给他们卖器件,想想那些开关加了关税再经过代理商,我们的成本优势也只有便宜的人工了......不过这种状况可能会必观,好像有些器件也开始转向国内生产(许继的换流阀好像是引进的SIMENS的技术,还有就是SEMIKON好像在珠海建了一条IGBT模块的生产线),有时瞅着那一堆器件不禁兴叹:国人当自强啊!
2、高压与低压产品:低压产品中应用最多的可能是变频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本也比较实了,还有新型的APF等国内也有很多厂家在做,门槛相对较低;高压产品如高压变频器,SVC、SVG等产品均有产品在运行,但最成熟的也是高压变频器。在成本方面,低压产品要求更苛刻。
3、传统产品与新型产品:有很多久经考验的电力电子产品,比如变频器,SVC等,也有很多新型的产品,比如STATCOM(SVG)、APFC等,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将会带来非常多的电力电子产品,但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产品芸花一现的现象,如果有这种现象出现,大多可能是因为成本。智能电网将是电力电子行业发展的一个千载难遇的机会。
4、仿真与实现:在做很多产品时大都会根据算法去用软件仿真,然后去用硬件去实现它,之所以用仿真是因为它的低成本,我认为仿真能给出一些主电路与控制方面的很好的指导,并能验证算法的正确性,但仅此而已,如果沉迷于仿真波形的完美那可以会是一个恶梦,因为仿真毕竟是仿真,永远不能跟实际电路相一致,实际器件与所建立的模型差别太大了,尤其是当很多器件放在一起时,想想就凭设计好的参数用电脑去算就能得出实际电路的效果这可能吗?有太多因素没有考虑了,所以仿真差不多了就应该去硬件实现,如果硬件实现确实成本太高时,做个低压的小动模总是可以的吧......想起当年老大一边让我看仿真波形一边让我调装置,我就发怵,到现在我还是害怕搞仿真的哥们......
5、交叉学科:工业产品里可能电力电子产品算是学科交叉比较多的一个方向了,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控制、硬件、通信等,所以要做好一个电力电子产品需要老大是个N人,至少知识比较全面,同时非常非常非常要求各个方面的人的良好配合,请注意,配合!!不然结果只有一个
6、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电力电子工程师:知识最好全面一点,对整个系统有所认识,知道自己做的在整个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如果做软件的,必须对主电路以及器件工作比较熟悉;胆大心细;一定要能吃苦;
7、前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嘛,这个真的很难说,如果遇上个明白的老大会省很多心,少走很多弯路.......
8、国内做的比较到位的公司:电科院、上海思源、许继、荣信(排名不分前后,想起哪个写哪个)等,还有一些专门做某种产品的公司,比如LD-Harvest只做高压变频器。 造业的崛起需要较长时间甚至几代人的积累, 可惜国内很多方面都更看重短时间的利益回报. 谢谢楼主的分享! 楼主的分析很好 很有见地 非常感谢::lol::::lol::::lol:: 楼主很专业,写得很好! 前辈牛人,学习一下,感觉国内电力电子确实当自强! 毕业后就有机会进入电力电子行业,在几年的过程中有幸接触了几个低压与高压的产品,在这也班门弄斧,谈谈自己对我们这个行业的认识,欢迎批评!
1、强烈依赖器件,有两层含义:(1)自从天才的PWM问世以来,好像再也 ...
lion3000 发表于 2009-7-12 21:55 https://tech.cepsc.com/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主的帖子总结的非常好,也很深入。
国内的制造业是最受冷落的,这些年IT软件行业发展迅猛,走到现在才发现最核心的制造行业还要受制于人。这是国家产业政策的失败。 制造业的崛起需要较长时间甚至几代人的积累, 可惜国内很多方面都更看重短时间的利益回报. 谢谢楼主的分享! 恩,分析的很全面也很透彻,不久前听清华电力电子黄教授的讲座,他也有比较类似的看法~~~ 说的好啊楼主是强人 搞得我都打算进这个行业了::lol:: 牛人前辈啊 学习了,有见地 恩,长见识了,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