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gfeng1986ch 发表于 2008-10-10 21:43:54

看典型设计书遇到的一些问题

呵呵,最近搞了本220KV典型设计书看,好多地方都搞不清楚了,想请教下各位前辈了!
110KV、330KV输电线路设计冰厚是随设计风速的升高而提高,而500KV、220KV线路却是相反的?
相关资料:
   500KV输电线路:设计风速取30m/s,32m/s和35m/s。设计冰厚在30m/s和32m/s风区取10mm.在35m/s风区取5mm.
         330KV输电线路:设计风速取25m/s和30m/s。设计冰厚在25m/s风区取5mm,在30m/s风区 取10mm.
         220KV输电线路:设计风速取25m/s,30m/s和35m/s,设计冰厚在25m/s风区取5mm和15mm.在30m/s风区取10mm,在35m/s风区取5mm.
         110KV输电线路:设计风速取25、30m/s,设计冰厚在25m/s风区取5mm,在30m/s风区取10mm.
         还有,"110-500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500KV有5A-5H共8个模块,单回路采用酒杯塔型,共用72种塔型",为什么同一种塔型,会有72种这么多塔型呢?
   还想问几个简单问题,呵呵。爬电比距是什么?什么叫地线对导线的保护角?电力污区是怎么分级的?呵呵,先在这谢谢各位前辈了!

areva 发表于 2008-11-2 20:43:03

有没有简单点的问题啊?呵呵

xiangfeng1986ch 发表于 2008-11-3 00:10:57

我觉得对于各位从事电力行业多年的大哥大姐们这应该是比较简单的问题吧,呵呵::biggrin::

shutter 发表于 2008-11-3 00:55:44

爬电比距也叫单位泄漏距离,即绝缘子在临界闪络状态时,每千伏电压所需(对应
)的泄漏距离,可用来衡量绝缘子泄漏表面的工作电位梯度。通常防止污闪采取的
措施是:①增加绝缘子片数和使用防污绝缘子,用以增加它表面的泄漏距离,降低工
作电位梯度或爬电比距值;②保证设备绝缘具有合理的清扫周期。污秽是导致绝缘
沿面闪络的直接根源。
重要的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两根架空地线以将被保护的导线全部置于它的保护范围内。此范围通常用保护角α来表示。α角是指架空地线与最外侧的导线所处的平面和架空地线垂直于地面的平面之间所构成的夹角。一般取α≤20°~30°即认为导线已经可以受到保护。
电力污区其实就是按爬电比距要求值将线路设备的污级共划分为0、Ⅰ、Ⅱ、Ⅲ和Ⅳ五级,发电厂、变电所设备的污级共划分为Ⅰ、Ⅱ、Ⅲ和Ⅳ四级。以适应不同自然环境下绝缘子盐密等污染物情况下爬电比距的不同要求。是设计一个地区电力设备绝缘子级别的重要依据。

xiangfeng1986ch 发表于 2008-11-5 23:02:41

回复 4楼 shutter 的帖子

非常感谢LS的朋友!
原来常说的污级是指绝缘子盐密等污染物啊,我还以为是由于高架线中的高压电引起的环境污染程度呢
再次感谢LS的!还有哪们能回答那个设计的问题?拜托拜托啦::handshake::

yaochilan 发表于 2008-11-6 16:09:04

实际工作经常有这些问题,查书都不知道去哪里查。

leerhu 发表于 2008-11-7 11:29:36

我是搞发电的,输电没弄过,保护角法一直搞不太懂,原来是垂直方向与导线、避雷线夹角索,总算明白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典型设计书遇到的一些问题

招聘斑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