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能源所海洋波浪能发电技术取得突破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中,以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为价值取向,进一步凝练科技目标,大力加强“三性”研究,开展一系列的创新性科研工作。最近在海洋波浪能发电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使研制的波能装置能将海洋的随机波浪能转换为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的、稳定的电力。从而为大规模地利用海洋能开辟了新的途径。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陆地上资源的日渐枯竭使人类的眼光转向了大海。然而,开发海洋,需要适当的条件和环境,其中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拥有能源和淡水,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目前,海底采矿、海上石油勘探等生产活动以及海岛守卫等所需的柴油和淡水都是靠船舶运输来维持的,而周围海里丰富的波浪能和海水资源却未能充分利用。
海洋波浪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和其它可再生能源一样,波浪能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海洋占有地球70%的面积。据世界能源委员会公布的数据,全球可利用的波能达到2 x 1012 W,相当于目前世界发电量的2倍。其中我国技术上可利用的沿岸波能约7 x 1010 W。波浪能的应用范围广泛,一旦技术成熟,完全有可能替代部分常规能源,有利于解决目前世界所面临的能源紧缺及大气中CO2含量上升及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大大降低海洋资源开发的成本;增强国防力量。因此波浪能的大规模利用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是波能利用研究的战略目标。国内外海洋波浪能利用目前还处于小规模(最大装机容量500kW)示范阶段。现有的波能装置只能将海洋的随机波浪转换成不稳定的电力,用户无法直接使用。这严重地影响了海洋波浪能的应用。
围绕这一关键问题,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组织海洋能实验室和气体水合物实验室两个团队协同攻关,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提出并解决了海洋波浪能发电的关键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将随机输入的势能转变成稳定的、可任意调控的水的动能。目前已通过实验室实验证实了该系统的可行性。有关技术已申报发明专利。
这一原创性技术使得海洋波浪利用在概念和技术上产生了革命性的突破:使用该技术之后,海洋波浪能发电不再需要电网的支持,而可以自成体系,建成独立发电系统,实用性大大提高;海洋波浪能装置的设备共享程度以及转换效率也大大提高,并使海洋波浪能发电成本大大降低;还可将多个微型波能装置的能量汇集起来,建成大规模海洋波浪能发电系统;该技术还适用于风能独立发电系统。这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发明,将使我国海洋波浪能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形成我国在波浪能利用方面的竞争优势。
(广州能源研究所供稿) 该技术还适用于风能独立发电系统??
想听听具体的运用,呵呵! 这个太超前了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