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超导领域最著名科学家之一 朱经武 讲座视频!
http://av.people.com.cn/GB/28140/43852/52363/3641202.html朱经武教授现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及物理学教授,也是美国休斯敦大学无薪天普科学讲座教授、物理学系教授及德州超导中心创始主任。朱教授出生于中国湖南,在台湾成功大学获取理学士学位,在纽约霍涵大学获取硕士学位,及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取博士学位。
毕业后,朱教授在新泽西的贝尔实验室从事工业研究工作,之后曾于克利夫兰州立大学及休斯敦大学物理系任教。同时,他亦曾出任多所美国国家实验室及多个工业界研究机构的顾问及客席研究员。
朱教授于2001年出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致力提高该校国际地位,以及协助香港经济转型。近年科大主要研究项目包括生物科技、纳米科技、供应链及物流管理、集成电路设计及电子封装、环境科学及工程等。2003年,科大在政府和工商界的支持下,成立了三所研究所,其成果将有效推动香港、邻近地区、中国,以至全世界的发展。
朱教授在高温超导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成就卓著,蜚声国际。1987年1月,他及他的小组仝人成功地发现了新超导材料,将超导温度提高至摄氏零下180度,超过了液态氮的温度,开创了高温超导研究及应用的新纪元。之后,朱教授和他的研究队伍为另一种超导材料加压后,成功将超导温度提高至摄氏零下109度。
朱教授是美国科学院、美国人文及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发展中世界科学院及俄罗斯工程学院院士,并拥有世界多所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1990年,他获《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推选为美国最优秀的研究员。
朱教授屡获殊荣,包括美国科学界最高荣誉的国家科学奖、国际新材料奖、孔士德奖、德州仪器公司创办人奖、约翰弗里茨大奖、及自由基金会国家奖。他是多家专业期刊的编委,亦是超导促进美国竞争力总会董事局成员、香港创新及科技督导委员会成员,以及香港科技园董事局成员。(来源:搜狐教育)
[ 本帖最后由 chrstus 于 2008-7-24 10:43 编辑 ]-%-55726-%--%-50319-%--%-50317-%- 高温超导体
超导体得天独厚的特性,使它可能在各种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早期的超导体存在于液氦极低温度条件下,极大地限制了超导材料的应用。人们一直在探索高温超导体,从1911年到1986年,75年间从水银的4.2K提高到铌三锗的23.22K,才提高了19K。
1986年,高温超导体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掀起了以研究金属氧化物陶瓷材料为对象,以寻找高临界温度超导体为目标的“超导热”。全世界有260多个实验小组参加了这场竞赛。
1986年1月,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设在瑞士苏黎世实验室科学家柏诺兹和缪勒首先发现钡镧铜氧化物是高温超导体,将超导温度提高30K;紧接着,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又将超导温度提高到37K;12月30日,美国休斯敦大学宣布,美籍华裔科学家朱经武又将超导温度提高到40.2K。
1987年1月初,日本川崎国立分子研究所将超导温度提高到43K;不久日本综合电子研究所又将超导温度提高到46K和53K。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由赵忠贤、陈立泉领导的研究组,获得了48.6K的锶镧铜氧系超导体,并看到这类物质有在70K发生转变的迹象。2月15日美国报道朱经武、吴茂昆获得了98K超导体。2月20日,中国也宣布发现100K以上超导体。3月3日,日本宣布发现123K超导体。3月12日中国北京大学成功地用液氮进行超导磁悬浮实验。3月27日美国华裔科学家又发现在氧化物超导材料中有转变温度为240K的超导迹象。很快日本鹿儿岛大学工学部发现由镧、锶、铜、氧组成的陶瓷材料在14℃温度下存在超导迹象。高温超导体的巨大突破,以液态氮代替液态氦作超导制冷剂获得超导体,使超导技术走向大规模开发应用。氮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液氮制冷机的效率比液氦至少高10倍,所以液氮的价格实际仅相当于液氦的1/100。液氮制冷设备简单,因此,现有的高温超导体虽然还必须用液氮冷却,但却被认为是20世纪科学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回复 1楼 的帖子
ha,好东西回复 2楼 的帖子
sh视频在那 点击链接找视频 希望此贴加精,朱先生为当前高温超导领域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讲座高屋建瓴,听者受益匪浅 好东西,学习了! 和者寡和者寡
和者寡
和者寡
和者寡
和者寡
和者寡
和者寡 超导这东西前些年一度炒的很热,现在很少有人提起了
回复 2楼 chrstus 的帖子
中国的高温超导技术是很不错的,是国人的骄傲。
页:
[1]
2